日本旅行文化誌《TRANSIT》第66期以〈台湾の秘密を探しに〉(尋找臺灣的秘密)為題,從向陽山爬到象山,再鑽進臺美中的政治關係中看日本如何自處,也不忘來碗仙草凍和藥燉排骨湯,最後向命理師討人生解方。然而這次匆匆走訪臺灣各地後,最後讓我思考的,反而都是關於未來的事——不是讓眼前的一切如煙火般綻放後歸於無形,而是去做開鑿未來之事。這些想法的萌生,正是因為那些懷抱信念前行的人們,身影如此炫目。」她說作為《TRANSIT》的編輯非常幸福,能將旅行中感受到的明暗混沌、星火點點,用自己的文字傳遞給讀者。而更幸福的是,許多讀者也期待著,在旅遊資訊唾手可得、紙本媒體困難的今日,這種互相吸引的狀態繫存於彼此對內容的追求,形成難得的關係。
人類求知慾望總是在新技術變動時特別旺盛。就像現在,全球都在問同一個問題:本世紀是否會見證AI與人類的科技奇點 ?「這是數位時代的終結。」還沒看到時代終點前,《WIRED Japan》在2025年〈Quantum pedia〉(量子技術百科全書)特輯中,總編輯松島倫明於編者序寫下的見解。像是速度飛快的量子,衝擊著我們的大腦,還來不及反應,文中接續:「『數位時代的終結』並非指資訊技術的終止。它是新的起點,對於人類如何認識世界、如何選擇未來的提問,正由此開始。」不理解沒關係,至少我們還認識,當期封面歌手——宇多田光。
喜歡雜誌的人手中怎能沒有幾本企畫力超群的《BRUTUS》、讓理想生活真實上演的《&Premium》、時髦女性不能不讀的《GINZA》,還有City Boy的聖經《POPEYE》⋯⋯,這些即使你不熟悉、也會略有耳聞的雜誌,皆出自雜誌出版社——マガジンハウス(MAGAZINE HOUSE,以下簡稱MH),不僅為讀者帶來生活靈感、文化涵養,甚至奠定了許多人心目中「雜誌」的模樣。下班時間,《秋刀魚》與打造這些雜誌的MH編輯們,鑽進中華料理店「味坊」喝一杯,也不著邊際地聊著雜誌編輯們的私房話題⋯⋯。
眼前男子襯衫外罩毛衣,翡翠綠戒指醒目,鴨舌帽與帆布袋為體面打扮添上幾分隨性,遠看是時髦的city boy,實則是「傳說中的雜誌」《relax》的前總編輯——岡本仁。如今,這本曾引領街頭與次文化潮流的雜誌,雖已於2006年休刊,卻不見人們遺忘,來自四面八方回歸的呼聲,最終催生出2016與2020年兩回一次性復刊,還在時尚百貨PARCO舉辦相關回顧展。談及被稱之「傳說」的心情,他無奈地說:「剛開始我還會覺得:『又在提《relax》嗎?怎麼不看看我現在做的其他事情呢!』但轉念一想,我始終希望自己做的東西能成為某種契機,若有人翻閱了這本二十多年前的雜誌,因此刺激他們開始關注某些事物,我也很高興。雖然可能會覺得這是一本奇怪的雜誌。(笑)」
《秋刀魚》一次湊齊傳奇性流行文化誌《relax》、科技人文誌《WIRED Japan》 、旅遊文化誌《TRANSIT》、獨立文化誌《SPECTATOR》、藝術工藝誌《Subsequence》、街頭文化線上誌「McGuffin」等改變人們視野的文化媒體,由各家總編輯親自談談,他們是否也會為了目睹前所未聞的景色,而特地前往一家書店、咖啡廳,或唱片行。同時收錄了地方誌、繪本、漫畫、翻譯書等不同身份的編輯眼光,並與日本老字號出版社MAGAZINE HOUSE的年輕編輯世代吃一頓下班後的晚餐,在慢速紙本與快速情報間,找到剛剛好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