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珈綺、攝影-新家菜々子、圖片提供-BOOKNERD、RECORDSHOP GG
用步行的速度與未知相遇
眼前男子襯衫外罩毛衣,翡翠綠戒指醒目,鴨舌帽與帆布袋為體面打扮添上幾分隨性,遠看是時髦的city boy,實則是「傳說中的雜誌」《relax》的前總編輯——岡本仁。如今,這本曾引領街頭與次文化潮流的雜誌,雖已於2006年休刊,卻不見人們遺忘,來自四面八方回歸的呼聲,最終催生出2016與2020年兩回一次性復刊,還在時尚百貨PARCO舉辦相關回顧展。談及被稱之「傳說」的心情,他無奈地說:「剛開始我還會覺得:『又在提《relax》嗎?怎麼不看看我現在做的其他事情呢!』但轉念一想,我始終希望自己做的東西能成為某種契機,若有人翻閱了這本二十多年前的雜誌,因此刺激他們開始關注某些事物,我也很高興。雖然可能會覺得這是一本奇怪的雜誌。(笑)」
( What is “relax”? )
將這本「奇怪」的雜誌一字排開,會發現從1998年第29期突然「畫風丕變」,原本封面密密麻麻標註當期亮點的字句被一掃而空,僅留下刊名與美式風格插畫。雜誌風格轉變,是因為當時由曾在《BRUTUS》擔任編輯的岡本仁接任新總編輯,他將《relax》從原本唯物的視角抽離,融入文化觀點,營造前衛、率性、有餘裕的閱讀氛圍,以刊名「relax」(放鬆)為核心精神,訂定雜誌的座右銘——“fabulous magazine for man in cafe”,而這裡的“man”,其實指的就是他自己。
咖啡廳裡的男人,很難想像已年過70,Instagram日日更新,提到認識某人也是從社群先追蹤了他們,絲毫沒有長輩使用社群的遲鈍,「我做《relax》的時候已經45歲了,編輯、寫手、讀者全部都才20、30歲,年輕人之間的流行我有時還是不太懂,所以都會盡可能地和他們聊天。」談及如何將日常對話變成雜誌的養分,他說:「我會觀察對方講話的熱度,有時即使對某個話題不熟悉,但你會發現對方講得特別投入、充滿熱情,我就會想這件事說不定很有趣。重點並不是懂或不懂,而是能否察覺其中趣味。」
將談話間的熱度作為看待事物的標準,也反映在《relax》呈現的氛圍,像一位好品味的前輩分享熱愛事物那樣,「當時另一本時尚雜誌《流行通信》很紅,許多人會很認真地透過它獲取時尚知識、甚至培養審美,但我認為知識不一定能造就一個人的個性,而是感覺、體驗,所以我想把《relax》塑造成能讓讀者在笑鬧間,自然地獲得靈感的雜誌。有趣的是,我那時把《流行通信》當成假想敵,故意把發售日設定在和他們同一天,希望兩本雜誌擺在一起時大家能一眼看出他們的不同!」岡本仁的任性,讓《relax》成為潮流愛好者想收藏的個性雜誌,但他也曾經被任性打敗過,「做完剛接手的那期〈迷彩バカ〉(迷彩狂)後,被說:『你根本沒有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去做你真正喜歡的內容吧!』於是下一期就我就做了最感興趣的〈GROOVISIONS〉特輯,結果卻完全賣不出去(笑)。」
( 走路的速率 )
不過,僅以傳說中的《relax》總編來概括岡本仁,也許太過片面,在MAGAZINE HOUSE裡兜兜轉轉,曾待過《BRUTUS》、《relax》、《ku:nel》等雜誌後,現在擔任生活風格品牌Landscape Products的顧問之餘,大部分時間則投入書寫,將日常步履化為文字。「我喜歡散步,比起其刻意蒐集資訊,我更習慣用走路的方式發現有興趣的事。」於是有了《ぼくのコーヒー地図》(我的咖啡地圖)、《また旅。》(又踏上旅程)、《東京ひとり歩き ぼくの東京地図。》(東京獨自漫步 我的東京地圖)等著書,岡本仁說,他大多時候只是靜靜地觀察、感受城市的氛圍和社會的變化,以走路的速率與世界交匯,就像他與即將分享的三間店相遇的節奏一樣。
#Café 出門的藉口
Enseigne d’angle 原宿店
談及咖啡廳,那幾乎是岡本仁生活的重心,他曾因愛上Happy End的《風街ろまん》,來到成員松本隆常去的喫茶店所在的東京就讀大學,也曾因札幌的一間喫茶店,而回到自己覺得很無聊的故鄉生活,一座城市有無喜歡的喫茶店,常常是他落腳的理由。在許多與咖啡有關的寫作中,他也都會以「我不在家泡咖啡」為楔子,「咖啡廳對我來說是思考的重要場所之一,如果一直待在同一個地方思考,往往會卡住,我常會找個藉口出門喝杯咖啡,讓自己轉換一下心情。因此我常說我不在家泡咖啡,咖啡是我出門的理由。而這次介紹的Enseigne d'angle,距離我的事務所步行5分鐘,是想轉換心情時很常去的一間店。」
位於半地下的Enseigne d'angle,開業於1975年,由操刀過許多老喫茶店的建築師松樹新平所設計,「我喜歡在這裡喝咖啡、觀察店裡的客人,聽聽大家聊些什麼,這種感覺讓我覺得很自在。」在散發沈穩與優雅氛圍的琥珀色經典喫茶店中,岡本仁用一杯深焙咖啡,配上入口即化的起司蛋糕,組合成了他任憑思緒隨咖啡香飄散的日常。
#Bookstore 更寬廣的世界
BOOKNERD
「店主早坂君很早就關注我的Instagram,我們偶爾會留言交流。某天他突然告訴我要開書店,便在社群分享赴紐約挑書的過程。開店第二天,我就立刻搭新幹線前往了。」2017 年,早坂大輔在尚無獨立書店的盛岡開設「BOOKNERD」,因為常到書店講座,岡本仁也見證了BOOKNERD的成長,「最近,他將書店搬到更寬敞的空間,能夠明顯感受到他的品味與世界觀更開闊了。」隨著2024年遷到新址,原本以外文書為主的BOOKNERD,也新增了許多珍稀古書、小型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將更寬廣的世界帶進盛岡。
📍岩手縣盛岡市内丸16-16 大手先ビル1F
Instagram:@booknerdmorioka
#RecordShop 奇妙的緣分
RECORDSHOP GG
「有次到長崎旅行,我和平常一樣尋找好喝的咖啡店,偶然發現了『眼鏡咖啡』,然而,之後再訪時,發現店舖已經歇業了。後來,我發現眼鏡咖啡的店主モトムラケンジ,原來是我在Instagram上有關注的京都『坂田焼菓子店』店主的伴侶,這才重新聯繫上。不久後,他竟然開始經營黑膠唱片行。」RECORDSHOP GG選樂類型廣泛,以爵士、民謠、搖滾等風格為大宗,岡本仁覺得每次店家總能在最剛好的時機進他想要的唱片,「雖然我們不住在同一個城市,但可以說是興趣相投的好友,後來他也與早坂君成為好友。」有趣的是,モトムラケンジ與BOOKNERD的早坂大輔,以及來自北海道的DJ富永珠梨,還曾共著了一本聆聽指南《ぼくの部屋においでよ》(來我的房間吧)。
📍京都市北区上賀茂今井河原町10-12-1F
Instagram:@recordshop_gg
2004年10月号〈コムデギャルソンとエルメス〉(Comme des Garçons & Hermès)
由MAGAZINE HOUSE發行
於1996年至2006年間發行的雜誌,曾歷經休刊又復刊。由岡本仁擔任總編輯的五年間,以獨特的視角聚焦文化、音樂與時尚等議題,獲得廣大矚目,至今雜誌仍在網路上被視為收藏品流通。
欲觀看完整內容,請購買 第47期〈編輯者的咖啡、書店、唱片行〉٩(●ᴗ●)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