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6 月在網路上掀起熱潮的影片「東京新型橫斷步道」讓不少觀看者驚艷,一見普通的馬路風景,在信號燈轉紅後,斑馬線上瞬間轉換成猶如電影《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的場景,憑空出現了安全號誌、歌舞伎等符號,呈現出東京特有新舊交雜的文化氛圍及風景。
2019 年 6 月在網路上掀起熱潮的影片「東京新型橫斷步道」讓不少觀看者驚艷,一見普通的馬路風景,在信號燈轉紅後,斑馬線上瞬間轉換成猶如電影《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的場景,憑空出現了安全號誌、歌舞伎等符號,呈現出東京特有新舊交雜的文化氛圍及風景。
2017 年 7 月起,東京車站的連結柱上,突然現身一隻白綿綿的生物「Fukuramu醬」,軟萌造型和龐大的身軀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從銀河的 Fukuramu 國度派遣來地球的她,最大的任務就是帶給每日往來車站的行人快樂與力量。之後還發售Fukuramu 的造型毛巾、壽司、麵包等周邊商品,甚至出現 Fukuramu 神社,鬆軟的模樣,療癒了每個路過人的心靈。而片岡メリヤス正是 Fukuramu 醬的創作者。
纖細簡約的畫風,活潑鮮明的色彩,看過一眼就讓人難以忘記的筆觸,畫面構圖充滿童趣,又富饒哲理,這就是插畫家中山信一。1986年出生於神奈川縣,從小受到愛畫畫的祖父的影響,也常拿著自己作品和祖父交流,沒想到畫著畫著竟成為了人生志業。
創作,反映了日常,也反映了當代人們的集體意識。這些不一定寫進藝術正史中的創作更是我們認識日本的方式之一。插畫家、攝影師、文字工作者,現在聽起來足以成為「職業」的身份,對多年前的臺灣而言相對陌生,但在日本以「創作本質」為出發的文化裡,任何表現手法都能成為一種「身份」。不只是線條畫作、立體雕塑,只要是慎重對待每一個創作行為都能成為藝術家,這些突破既有定義的創作,是日本持續展現創造力的方式,更是日本之所以讓人怦然動心的理由。
「不知道日本的創作者們走到哪裡了呢?」走不到眼前親自體驗的思念,促成了本期的聲聲呼喊。他們將創作視為生命述說的管道,在變動的世界裡持續用異材質跨域展現自我價值,用作品紀錄社會樣貌,回歸本質,他們都正在展現「Japan create」的現在式。這份感動,讓人飛向彼此。
從2020年後的730個日子裡,我們的雙眼思念著東京街頭人潮帶來流行文化的刺激、身體還停留在日本各地美術館帶來的衝擊,心跳則在日本藝術家們饒富創造力的表演型態中保持溫熱。這些接收創作最前線的一瞬,成為我們從創造力認識日本的理由,更是臺日間用點線面串連起的自由之路。
日本創作的現在,持續往哪裡前進了呢?2022年的此刻,《秋刀魚》發送訊號給5位東京圈創作者,從「平面」線條插畫、「形體」人偶創作、「流動」Alive Painting、「潮流」塗鴉藝術與「未來」CG影像等面向,從創作本質到社會觀察,紀錄「Japan create」的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