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京車站出發,搭乘高速巴士「つくば号」約一小時的車程,即可抵達「筑波宇宙センター」(筑波宇宙中心)。這片綠意環抱的園區,隱藏著日本太空科技發展的命脈——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53萬平方公尺的腹地上,持續孕育著人工衛星與火箭科技,同時24小時與國際太空站日本實驗艙「きぼう」(希望號)及已發射的人工衛星保持連線。不僅進行太空觀測,更充分利用太空的特殊環境,執行在地球上無法實現的實驗。
從東京車站出發,搭乘高速巴士「つくば号」約一小時的車程,即可抵達「筑波宇宙センター」(筑波宇宙中心)。這片綠意環抱的園區,隱藏著日本太空科技發展的命脈——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53萬平方公尺的腹地上,持續孕育著人工衛星與火箭科技,同時24小時與國際太空站日本實驗艙「きぼう」(希望號)及已發射的人工衛星保持連線。不僅進行太空觀測,更充分利用太空的特殊環境,執行在地球上無法實現的實驗。
面對頭頂上巨大無垠的世界,人類像是受誘使的飛蛾,從古時的天文學研究到當代的太空探索,從未停止撲向這團未知。也如漫畫《地。-關於地球的運動-》(以下簡稱《地。》)所描繪,一群人在漫天閃爍星光的穹頂下,不惜以性命為代價,前仆後繼地對抗扮演全知全能上帝的教會。在危險的征途上,每個人似乎都無懼地想靠近宇宙的真相,如同漫畫開篇的震撼畫面,異端審問官諾瓦克正在拷問奧克茲的畫面所搭配的一句話:「究竟要獻上什麼,才能知道這個世界的全部?」
宇宙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讓人們想不斷踏上征途?又為什麼在征途上,危急時刻傳承下去的總是「感動」,而非知識本身?讓我們與畫出宇宙之美、《地。》的作者魚豊聊聊他的內心宇宙,與他的創作哲學。
本期回應2002年對宇宙發展的野望,前進茨城縣JAXA筑波宇宙中心、盤點日本太空發展進程、與臺灣TASA國家太空中心連線,解析臺日航太合作如何幫助人類生存,以及獨家專訪魚豊,深談「觀看世界的方式」。如同他所說:「科學是時代的進化、哲學是人類累積出來的思想,對於探索宇宙,我們應該抱持一顆溫柔的心。」
「我們選擇登月,不是因為它很簡單,而是因為它很困難。」美國總統甘迺迪在1962年發表著名的《我們選擇登月》演說,宣示太空發展的決心。在日本發射第一支火箭七十週年之際,我們來到對的時刻,雖然還沒能實踐2020年的「宇宙九日遊」,不過宇宙不就是如此嗎?困難且不輕易讓人類成功征服,但黑暗終究與光芒永遠並存。
本期《秋刀魚》的星際冒險,將穿梭於日本宇宙開發歷史與太空科技的前線,並實地前進JAXA筑波宇宙中心,更為有意在不久的未來報名星際旅行的旅客寄送「行前須知」。與此同時,我們進一步遁入神秘未知的宇宙維度,以超自然雜誌《ムー》總編輯三上丈晴口中「可疑的魅力」為線索,搜查日本各地UFO目擊情報,學習居家呼喚外星人的咒語與步驟。這些都是對於宇宙未知與真相的不同視角:有人著眼天體運行的軌跡,有人則看見UFO劃過天際的蹤跡。
在《地。-關於地球的運動-》的最後,主角之一的阿爾伯特看著夜空說道:「帶著懷疑向前邁進,再帶著相信返回原點。繼續追求那片燦爛與美好,直到極致。」因為未知,所以渴望知曉;因為有所懷疑,所以我們思考。為了更接近真理,2025宇宙探險就從日本出發。
被稱為譯者聖經的〈譯者的任務〉提到:「真正的譯作是透明的」,翻譯書作為原作的第二生命,編輯的任務便是確保譯者的翻譯筆觸貼近原作。身為編輯的樽本周馬,也正盡全力讓翻譯透出原作的色彩,「作為編輯,哪怕只有一處不順或不清楚,我都會回饋給譯者,即使他堅稱可以看得懂,我也會不懈地溝通說服。我認為好的翻譯是能如實傳達原作的調性,如果原文拗口,翻譯也應如此呈現。」然而,或許正是樽本周馬對譯書品質的堅持,讓他遭遇了快樂又煎熬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