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女, 在日文中是第三人稱的「她」(she),也是女朋友(girlfriend)之意。
這個自江戶時代起出現的詞彙,經過百年的更迭,女性姿態慢慢地從彼岸溫柔穩重的大和撫子,走向這岸能掀起自由浪花、為自己發聲的令和女性。相信每個人內心中,無論生理或心理,都有著一絲一毫的女性基因,讓溫柔與堅韌得以並存。本期《秋刀魚》從生活、愛情、親情、創作以及社會等面向,解析近年日本由傳統女性到擁抱自主價值的旅程,宛如一首首、唱出當下心情的樂曲,可以是社會上外顯的A面、也能是擁抱自己內在的B面,全部收錄在這張「彼女」錄音帶專輯中,無論哪一面,都是身為女性最美的模樣!
在臺灣常聽到有人將日本動畫稱為「動漫」。的確在日本動畫之中,有大量原著是改編自漫畫,這讓動畫和漫畫彷彿是不可分的雙生子。但我們之所以不會把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稱為「動漫」,因為吉卜力出品的動畫來自漫畫原著的並不多,除了原創故事外,更多來自「兒童文學」作品的改編。
秋刀魚邁入第七年,我們希望為臺日文化來點有趣的提案!每期找尋一位臺灣品牌合作,從微觀質地、品牌概念到產品介紹,以中日文方式刊載在《秋刀魚》別冊企劃中。並邀請日本創作者使用臺灣原創品牌,在無法見面的時刻,紙本上來場浪漫的隔空交會。這次邀請到漫畫家大橋裕之使用臺灣物外設計ystudio出品的鋼筆,會迸出什麼美麗的小泡泡呢?
1991年7月20日,年輕的吉卜力工作室,推出《兒時的點點滴滴》,獲得18億日圓的驚人成績, 是當年日本國產電影的票房冠軍。同年11月22日,力圖革新的老字號動畫公司迪士尼,推出《美女與野獸》,創下了1.4億美金的美國本土票房,更是第一部入圍奧斯卡最佳電影的動畫。當年,《兒時的點點滴滴》與《美女與野獸》在兩個國家獲得了同樣耀眼的成功,而它們卻是如此不同的動畫電影。日後,迪士尼與吉卜力都在動畫業界佔有重要地位,但從這兩部電影,能夠看出這兩間公司截然不同的創作思維。許多吉卜力元素也成為許多歐美動畫作品的深層核心,如《創世神通》追求人類與自然平衡的劇情設計、或是許多比男性更強韌的女性角色等等。我們似乎都能從其中,窺見某些來自吉卜力的影響。
動畫宇宙與生活產生的交界,可以變成畫作的珍藏、音樂的享受、周邊收集。透過4位主理人不同形式的物件分享,時而雙手把玩,時而安靜欣賞,一同走進濃縮後,對動畫最真摯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