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回神過來,才發現已經花了很多錢在世俗看來不實用的可愛東西上?日本的卡哇伊文化有種讓人失去理智的魔力,打中讓人覺得可愛到不行的痛點,於是我們不斷心甘情願掏出錢包,臣服於一個接著一個的卡哇伊魅惑之中。當然,也是因為卡哇伊作為一股純粹的療癒力量,總能軟化著我們生活的稜角、撫平心靈的皺紋。
這回邀請到時常拜倒在卡哇伊事物下的三位《秋刀魚》好夥伴,分享接觸日本卡哇伊文化的成長日記。
你是否也曾回神過來,才發現已經花了很多錢在世俗看來不實用的可愛東西上?日本的卡哇伊文化有種讓人失去理智的魔力,打中讓人覺得可愛到不行的痛點,於是我們不斷心甘情願掏出錢包,臣服於一個接著一個的卡哇伊魅惑之中。當然,也是因為卡哇伊作為一股純粹的療癒力量,總能軟化著我們生活的稜角、撫平心靈的皺紋。
這回邀請到時常拜倒在卡哇伊事物下的三位《秋刀魚》好夥伴,分享接觸日本卡哇伊文化的成長日記。
「對搞笑藝人來說搞笑不是工作,是一種『生き様』的態度」三木說,搞笑是如同生存意義般不能夠以金錢化約的存在。由三木奮與太田拓郎組成的漫才團體「漫才少爺」,在今年與《秋刀魚》同樣迎來了在臺十週年紀念,過去曾在第7期登場介紹日本新年傳統、第42期吐槽那些讓他們吃驚不已的臺味日食,這次《秋刀魚》則是請漫才少爺分享最初在日本出道的故事,以及多年來對於日本搞笑文化的觀察,是第一次與漫才主題的直球對決。
可愛到令人揪成一團、巧妙的讓人心臟癢癢,這些是看到日本又推出超越極限的商品或概念的直覺反應,都是讓人忍不住想問:「日本人到底想怎樣?」
賽場是殘酷的修羅場,不到一秒的走神就會讓整年的汗水白流,但這些都不是放棄的理由,日夜操練是為了上場瞬間,就算失敗也確定自己燃燒靈魂,而在場邊的我們也總為此熱血沸騰︒
2014年,平成26年,我們推出了臺灣第一本日本文化誌《秋刀魚》。從平成到令和,流行板塊有了位移,日劇不再王道、偶像不再高高在上,日本迎來失落的年輕世代。但我們真的不再著迷日本了嗎?2024年的《秋刀魚》,我們超越創刊號分類的「好想認識的100種日本」,讓文化成為一種意識,以挖掘本質作為探究,替下個十年定義:「我們喜歡日本的理由,依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