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期《秋刀魚》〈第二次的京都〉

第41期《秋刀魚》〈第二次的京都〉

夾帶著一期二會的心,《秋刀魚》暌違7年再次製作京都主題,放下想摸透京都顯學的壓力,編輯部回歸本質,替一次以上、多次未滿的京都旅人,探究不一樣的街景地圖,以漫步、單車,與遠足三種節奏往外走一點,踏進當地人的時光裡。而作為第二次拜訪的理由,還有與當地好友相見的必須:本期與京都文化媒體「ANTENNA」合作,在主理人堤大樹的引領下,我們認識了駐點、移居,或是土生土長的京都創意人,在他們開立的空間裡,感受京都文化流入當代血液的變化型,活用文化底蘊留下的養分,讓老京都用新步伐走向未來。

第41期《秋刀魚》封面公開!

第41期《秋刀魚》封面公開!

有人著迷於京都的優雅、有人醉心於京都的陰鬱、有人留戀於京都的曖昧,歷史古都一直是臺灣人渴望探訪的日本城市。從工藝、飲食、寺院到藝術,臺灣更有著一群「京都學」的忠實信仰者,深入研究難解卻又讓人流連忘返的神秘面紗。

於是人們常說:「京都的深奧,成就了她絕美的一面。」又說:「人們終其一生都無法真正讀懂京都。」或許,從第一回的觀光名勝踩點,到成為真正的京都通前,我們永遠都是「第二次京都」的城市探訪者。

揮別初來乍到的關西「小白」,本期《秋刀魚》編輯部將從徒步、單車、開車三種旅行速度,走訪初次旅行者鮮少抵達的京都街區;以京都「咖啡、麵包、豆腐、水」四種日常滋味,作為再次探訪京都時的目的;並拜訪多位30至40歲的京都在住創意人士,從他們眼中一窺傳統京都之外的想像力,嘗試在「二次會」中,找到「認識京都」最舒適的存在、讓旅遊書上「裏京都」不再那麼拘束與遙遠,也讓人們能更自在地體驗這座城市,千年卻讓人永保年輕的美好。

期待我們都能在品味以上、奢華未滿之間,找到第二次來去京都的理由。

第一間海外品牌概念店帶領錫製品從富山走入臺灣日常 日本錫工藝品牌「能作NOUSAKU」的堆疊與伸展

第一間海外品牌概念店帶領錫製品從富山走入臺灣日常 日本錫工藝品牌「能作NOUSAKU」的堆疊與伸展

2022年5月日本錫工藝品牌「能作NOUSAKU」於大直落腳,作為第一間海外品牌概念店經過一年的時光流轉,錫的餐器皿文化也漸漸潛入臺灣的餐桌上。在天氣晴朗的早晨,我們因店中與無氏製作合作的展臺概念獲得金點獎肯定,再次來到大直。這回除了臺灣營運長平川正紘與無氏製作設計師吳孝儒Pili(以下簡稱Pili),會長能作克治、社長能作千春、設計師小泉誠也特別來到臺灣,從工藝品牌與設計的角度與我們分享這次臺日交會的過程與成果。

聽見即興的自由音符 策展人格子的《BLUE GIANT 藍色巨星》爵士成迷之路

聽見即興的自由音符 策展人格子的《BLUE GIANT 藍色巨星》爵士成迷之路

如果這個世界上分成「聽得見音樂」的人,與「看得見音樂」的人,那麼《BLUE GIANT 藍色巨星》(以下簡稱《藍色巨星》)正是將人類史上最有機的音樂手法—爵士樂,用逐格漫畫把這兩種人集結在紙上舞臺前的漫畫。漫畫家石塚真一於2013年在《Big Comic》開始連載,10年後的今日讀者們終於可以在大螢幕前真正當一位演奏會的聽眾,讓黑白音符化身彩色巨星,讓爵士樂忠於本色,情熱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