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頤華、攝影—Ryo Yokoo、圖片提供—Shuta Hasunuma

2018年春夏之際,日本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藝廊「SHISEIDO GALLERY」迎來別具新意的藝術展演,由音樂出發,結合空間、動態影像,與集體創作的前衛展演,巧妙地以「 ~ ing」為題,串連著生活在當下的人、社會,與一切毫無框架的藝術想像力,年僅35歲的蓮沼執太(Shuta Hasunuma),讓音樂成為玩心大開的「有機體」,透過每位觀賞者進入展區,踏上由交響樂器製作時剩餘的零件,鏗鏘作響地收錄成為展演音樂的一環。

無法界定這是場音樂個展,或是大型藝術展。唯一能確信的是,蓮沼執太的音樂,不只是一首在音軌上才能呈現的「作品」,而是「活生生」地讓音樂立體化、無時無刻都在改變。全新型態的音樂演出,使得在世界上音樂創作佔有一席之地的日本,因他無極限的創造能量,更讓「蓮沼執太」四個字成為樂壇中不可忽視的下一顆閃耀之星。

©qdymag

「如果沒有音樂,這一切的藝術發想都不會展開。」蓮沼執太除個人的音樂專輯、LIVE音樂演出、複合式展演,或是替電影製作樂曲,核心離不開「聲音」;但在他所推展的音樂理念裡,不只是音符,更多來自「人」、「環境」,與「音」之間的流動性,跳脫所謂音樂或歌曲就該是一首完整作品的框架。

大學攻讀「環境經濟學」,理工邏輯講述環境科學與地球永續的專業,誰也想不到一堂需帶著錄音器材到戶外收音的課程,就此開啟蓮沼執太對「音樂藝術」的觸動。戲稱自己並非認真的學生,收音課程的啟發,讓他開始在意環境音帶來的靈感,「為了不要成為『就職』當中的一員,放手一搏錄製了第一張錄環境音為題的專輯。」不走社會正常管道,首張專輯《Self Titled》的成功,一舉讓他踏入藝術創作領域。

©qdymag
©qdymag

「任何事物都不會憑空出現,必定是延續著某個脈絡,才能長出新的模樣。」蓮沼執太自20世紀戰前戰後的日本音樂談起,後起的龐克音樂就像是對前個時代做出反抗與破壞,但沒有前人樂理的基礎,是無法孕育下個階段的音樂挑戰。自學過程中深受美國先鋒派古典音樂作曲家John Cage的影響,「以環境收音的手法在全世界樂壇都不算少見,重要的是創作者如何在創作中加入自我意識的獨特性。」在他所創建的「隨機性」裡,用你我都聽過的聲音闡述蓮沼執太的想法。

以俏皮中又帶有意識的〈Walking Score in Red Hook〉為延伸,蓮沼執太將思緒帶回藝術展演上。當人們踏進美術館欣賞一幅畫,「你將能看見顏料的厚度、感受色彩的氣味。」這就回歸他對於展演中「體驗」的定義。如同街頭收音,蓮沼執太在展場中大量使用空間變化創造體驗,「但我認為所謂讓觀賞者『體驗』並非刻意設計的橋段,而是著重空間、時間、聲音跟人都成為現場藝術的一環。

舉「 ~ ing」中,踩踏樂器零件發出聲響的展演空間為例,「沒有人的時刻,這片角落也是一種藝術,隨著高矮胖瘦、步伐輕重等不同,都能讓現場產生變化,集體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從環境音創作起家的蓮沼執太,將音樂創作帶領到「活化」的新境界,每一首樂曲的組成,像「人」的基因般,獨特且永遠無法完全複製。

「藝術品是創作者死後也能被展出的形式。但只要我還在人世,就想要在現場錄製唯有人存在時才能創造的作品。」重視人與人間的關聯,因為有人聽、有人觀看展出發出聲響,人的存在之於空間,不再理所當然,「直到今日我仍舊思考,人與環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當年拿著儀器收取地球環境聲響的男孩,如今透過藝術,讓人類的價值多了一份有意義的存在。


完整蓮沼執太專訪內容,敬請參閱《秋刀魚》第21期〈大人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