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頤華、攝影—Ryo Yokoo

©qdymag

紙本書迷、書店狂熱者或是藝文工作者無不被「一家書店只賣一本書」的浪漫情懷所深深吸引。沒有招牌的「森岡書店」早在2014年成立就一炮而紅,不只日本愛書人,甚至臺灣、韓國,就連美國與法國等旅客都慕名而來。5坪大的書店,一開門就能看穿到底,但裡頭的閱讀滋味卻是深不見底。

許多人說,森岡書店的「超強企劃力」替書店帶來了革命,但在森岡督行心中的閱讀世界,單純地像是個書的追隨著。出生東北山形縣,來到東京就讀法政大學時,才首度與「二手書店」相遇,「當時我才知道,原來自己喜歡的是文學、藝術與歷史。」在政治學本科系外,森岡督行像個海綿大量吸收東京二手老物,而這塊等待大量養分的海綿,終於在走入神保町的那刻,獲得全然的釋放。

「這是我第一次發掘讀書的喜悅!透過二手書讓我產生了『人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世界的起源與未來又將何去何從?』的念頭。」從歷史到哲學,在渴求的知識中,森岡督行透過書本解構世界的模樣。當同儕開始繫上領帶準備就職大公司時,森岡督行卻偶然在報紙上看見神保町老字號二手書店—「一誠堂書店」的徵人啟事,讓喜歡老物的森岡督行毫不猶豫的成為書店員工,一待就是8年。因為一誠堂書店是身處在1930年的老建築內。」與書為伍的工作固然迷人,森岡督行表示「能在一間古老建築內看書」更是人生最大目標。這顆種子,則成了日後森岡督行開書店的契機。

除了當地人,森岡書店也吸引許多外國遊客慕名前來

除了當地人,森岡書店也吸引許多外國遊客慕名前來

採訪當週店內陳列的是攝影師泊昭雄最新作品《BEACH》

採訪當週店內陳列的是攝影師泊昭雄最新作品《BEACH》

一次經過茅場町巧遇1928年的老屋,森岡督行宣告,「我要在這間屋子裡開書店。」為書痴狂的森岡督行並不是為了書而開書店,「是因為遇到了一間值得在這裡看書的老屋!」看似東京卻不是東京,具有現代街道與近百年歷史建築物並存的茅場町,「這是種不可思議的感覺。」森岡督行毫不猶豫的離開了一誠堂,「森岡書店」茅場町店於2006年正式開張。

作為一場磨練,森岡督行有了實際營運書店的經驗,也從舉辦新書發表會中悟出了「當下只要有這本書大家都能感到幸福」的想法。醞釀10年,雖然周圍同業朋友不看好,尤其在書店被視為「夕陽產業」的今日,只有日本連鎖湯品「Soup Stock Tokyo」的創辦人兼好友遠山正道大力支持,也成為日後的重要夥伴,一句「說什麼都要開這『一本』書店。」森岡督行帶著朋友的鼓舞,讓他堅定著手策劃「一冊、一室」的理念。在2015年,森岡書店銀座店正式開幕。

許多人最關注的兩大問題,莫過於「如何選書」與「如何營利」。森岡督行再度以溫和的口氣,卻帶點俏皮地說到,「最初是我主動找尋喜歡的作家與作品,如今則是書(與作者)自己選上我。」透過與作者共同企劃,讓紙本從2D轉向3D,善用想像力讓文字立體化,好比在《宮澤賢治詩集》展示時,放上了石頭與畫作,像是呼應著〈不要輸給風雨〉一詩中的場景。將書籍、攝影集,或畫冊,透過聽覺、視覺、嗅覺等感受,在白色方形的書店內,聚焦探索從書本延伸出的「一書一世界」。

雖然只賣一本書,森岡書店的生意依舊絡繹不絕,就連電話也時常響起。

雖然只賣一本書,森岡書店的生意依舊絡繹不絕,就連電話也時常響起。

談到盈利前,森岡督行喝了口水,跳開話題提到了他正在推廣的下一步—「東京大自然」,「其實各國的城市都是一片大自然。」有別於「水泥叢林」的都市形象,森岡督行認為人們所居住的大樓,包括玻璃來自石頭、柏油路來自化石燃料、混凝土來自石灰石,「其實追根究底,好比東京仍舊是天然世界所建構的城市。」雖然看不見土壤,但卻是生處在自然有機物的周圍;而人類的發展也像從彌生時代的公社階級走回繩文時代的狩獵型態,「如今的工作已不再是乖乖等食物上門,越來越多元的freelancer,包含編輯、攝影、寫手,必須要去『狩獵』,主動出擊才能取得當天的收入。」森岡督行說到,發展越完整的城市,就會產生越多狩獵型的工作,「配合東京大自然的概念,狩獵人當然要磨好自己的牙齒跟自己的武器。」剎那間,森岡督行像是小說家一般地對未來勾勒出有趣卻一針見血的藍圖。

©qdymag

「所謂書與交換情報的地方,就是磨練武器的地點。」森岡督行替「東京大自然」理論的解謎,就像是掏出一把「書店盈利」的鑰匙。所有「狩獵者」需透過特定場域交流提升自我層次,「而只賣一本書的森岡書店,正好提供最明確的交流環境。」比起販賣一、兩百本的書,只有一本書的確切目標,讓踏入書店的客人分為三類,一是作者的粉絲、二是每週都會來森岡書店的書本迷、三是路過或觀光客。「無論哪一種,都在此處達到明確的目標,縱使本週所選不是他所愛的書,也能在未來於此和正確的人或書相遇。」當交流變成具體、選書更加聚焦,書店著實成為一個場域,不再只是滿足對文字的渴求。

日本目前尚有1萬家書店,雖然每年逐漸減少中,「但我認為書店是不可能消失的。」森岡督行舉例,好比東京的神保町,放眼英國、德國也都有類似的書街,「有人聚集且有文化之處,書店就像是足球隊、棒球隊,足以代表一個地區的精神,可引以為傲。」書店之於社會,就是一場人文風格的養成,個人化的書店將是完整一個國家出版環境的重要實踐地,「縱使網路時代的來臨,人們越來越在意自己那獨特的『臉』該如何在社群上呈現,獨立書店的存在與展現『以個人為單位』模樣潮流不謀而合。」森岡督行憑藉著過往歷史積累的底蘊,放眼對未來的想像,不是樂觀,而是更準確地找尋出口,讓書店成為人類文明的瑰寶。


完整森岡督行專訪內容,敬請參閱《秋刀魚》第21期〈大人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