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頤華、攝影—林凱婷

英文系、對日本毫不熟悉的我,直到大學期間進入文研社後,受到學長姊們對日本文化的影響,逐漸從喜愛美國轉向著迷日本,也正式從一位單純喜愛國民樂團柚子、看日劇的學生,晉升為每年旅行日本一回的愛好者。直到工作多年後,為了在30歲職場與人生迷茫之際,給予自己一個轉換的機會,也讓10多年來始終學不透日文的我一個機會,踏上早稻田大學的留學之路,能在30歲的世代結識一群共同經歷在臺灣受挫後打包情緒與記憶,到異國重新開始的朋友,是生命中難得的一場相遇。

©qdymag

於是在來到日本10年的時間裡,除了新朋友與文化衝擊的改變外,食物在生活中也起了有趣的化學效應。以前在台北就習慣吃日本料理,要融入當地口味並沒有太大的意外,倒是因日式烹飪手法的不同,而讓我愛上從前在臺灣極度抗拒的茄子料理,比起臺式軟爛的口感,日式較為香脆,成功克服內心的恐懼,彷彿讓挑食的孩子願意吃起不喜歡的蔬菜;倒是從前喜愛的臺灣鍋貼,來到日本吃慣底部成酥脆狀的煎餃後,回臺灣後反而吃不慣較為濕潤的鍋貼了。

對食物味覺的潛移默化,讓品嚐的口感有了不同的想像。食物對於我而言,像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在我的小說裡是對人物情緒轉折的一種道具、在旅遊書上則是觀察一個地區與文化的主角;作為挑選的標準,比起熱門名店,更喜歡找探尋小巷弄裡的餐廳,一旦吃到喜歡的食物,就像是一種心情上的轉換,例如寫了一整天的文章,到傍晚時就會開始想,「晚上吃些什麼?」來獎勵自己,就算是平民的天婦羅都能成為開心的來源。


這些都是再普通不過的食物,沒有特別的食材,卻也是撫慰心靈的糧食,我知道這就是與料理相處,最簡單的模樣吧。


雖然日本B級國民美食首選蛋包飯,但曾住過神樂坂的我,還是對這裡念念不忘,尤其這家滿是回憶的店面,無論是獨自一人安靜用餐、或是帶著朋友相約吃飯的各種場景,都成為了食物中不可替代的味道。隱身在大樓的洋食店「2丁目食堂トレド」,創業於1972年的老店裡有著濃厚的家庭餐廳感,由一對年邁卻身體健朗的老夫妻營業,份量充足且溫馨的口味成為附近大學學生與上班族常光顧的人情餐廳。

與它的第一次相遇也是在附近閒逛時才在巷弄巧遇,老舊的建築裡擺滿了熱愛歷史的店主老先生珍藏的黑白照片,不僅可以窺看老東京的景色,更能聽著店主細數宛如傳說般的歷史故事。曾因大樓改建而休業,再次看到他們開業十分感動,因為老料理店隨著店主的凋零而一家家收攤,現在能吃到老味道的機會越加可貴。

©qdymag
©qdymag

翻開手寫菜單,其中一道長崎特產「土耳其飯」深深吸引我,這也是我因這家店而第一次遇見了這道不屬於土耳其、全然由日本人發明的有趣料理。由受西洋文化深刻影響的九州長崎發明,象徵土耳其位於歐亞非三路交界點的地理位置,將義大利麵、咖哩、日式炸豬排及抓飯等盛在同一盤裡上桌,帶有文化意涵的同時,卻也成為豐富顏色、大份量與一次滿足多種口味的「澎湃」B級料理。在東京鮮少看到的土耳其飯,味道不差、但味道也就是合乎家庭料理的分數,不難吃又便宜,能餵飽運動量的大學生與想省錢的上班族,這樣溫馨的滋味也就足夠了。

所謂B級的定義,或許是便宜、好吃、又有飽足感,但對我而言,能成為讓自己擁有好心情就是一道好料裡,所以我也愛吃外國人來到日本後為日式口味而量身訂做的印度囊餅(Naan),或是在平日晚間走到有樂町吃一份無印良品定食,當然也會在某個傍晚想念起臺式飯糰、清蒸肉圓......,這些都是再普通不過的食物,沒有特別的食材,卻也是撫慰心靈的糧食,我想這就是與料理相處,最簡單的模樣吧。


©qdymag
 

Info

店名:2丁目食堂トレド
https://ameblo.jp/kagurazakatoredo/
地址:東京都新宿区神楽坂2-6-7 ポルタ神楽坂 1F
電話:+81 3-6280-7079


更多張維中推薦美食,敬請參閱《秋刀魚》第20期
B級美食 臺日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