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場是殘酷的修羅場,不到一秒的走神就會讓整年的汗水白流,但這些都不是放棄的理由,日夜操練是為了上場瞬間,就算失敗也確定自己燃燒靈魂,而在場邊的我們也總為此熱血沸騰︒
賽場是殘酷的修羅場,不到一秒的走神就會讓整年的汗水白流,但這些都不是放棄的理由,日夜操練是為了上場瞬間,就算失敗也確定自己燃燒靈魂,而在場邊的我們也總為此熱血沸騰︒
2014年,平成26年,我們推出了臺灣第一本日本文化誌《秋刀魚》。從平成到令和,流行板塊有了位移,日劇不再王道、偶像不再高高在上,日本迎來失落的年輕世代。但我們真的不再著迷日本了嗎?2024年的《秋刀魚》,我們超越創刊號分類的「好想認識的100種日本」,讓文化成為一種意識,以挖掘本質作為探究,替下個十年定義:「我們喜歡日本的理由,依舊存在。」
對於臺灣而言,日本是難以抽離的存在,無論是生活風格、文化風潮或是精神意識,日本的影響都如同空氣般滲入臺灣社會的肌理之中。《秋刀魚》的十週年紀念特輯,復刻2014年「好想認識的100種日本」創刊號題材,不過這次不再是不可不知式的介紹,而是在過去10年共45期的黑潮洄游往返中,《秋刀魚》帶著臺灣視角沉潛至日本文化底蘊之所在,探查那些真正吸引我們的日本文化核心。每一個切角,都是無論過了多久依然讓我們喜愛日本的原因。
旅人的路徑往往是由點構成,可能是在IG看到之後存下來的店,也可能是網路上某張吸引自己的照片,決定了這次旅程要前進的方向。在當地生活的人,則是隨著日常的行進與這些地方相遇,並隨著生活的步調決定駐足與否。不同的移動方式,會形塑出不同的釜山視角,因此本次也邀請三位釜山在地工作者,與我們分享平日在釜山生活的所及之處,除了獨旅的滿足之外,也能認識屬於在地人的滿足!
旅人的路徑往往是由點構成,可能是在IG看到之後存下來的店,也可能是網路上某張吸引自己的照片,決定了這次旅程要前進的方向。在當地生活的人,則是隨著日常的行進與這些地方相遇,並隨著生活的步調決定駐足與否。不同的移動方式,會形塑出不同的釜山視角,因此本次也邀請三位釜山在地工作者,與我們分享平日在釜山生活的所及之處,除了獨旅的滿足之外,也能認識屬於在地人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