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City Pop」在包括臺灣在內的東亞地區大受歡迎。這種音樂類型究竟從何而來?為何現在會掀起復興風潮,甚至風靡成長過程中未曾接觸過City Pop的年輕族群呢?
本次《秋刀魚》特別邀請《シティポップとは何か(何謂City Pop)》作者、日本知名樂評柴崎祐二首度為臺灣讀者挑選書中City Pop重要的音樂脈絡。
近年「City Pop」在包括臺灣在內的東亞地區大受歡迎。這種音樂類型究竟從何而來?為何現在會掀起復興風潮,甚至風靡成長過程中未曾接觸過City Pop的年輕族群呢?
本次《秋刀魚》特別邀請《シティポップとは何か(何謂City Pop)》作者、日本知名樂評柴崎祐二首度為臺灣讀者挑選書中City Pop重要的音樂脈絡。
當City Pop成為日本流行音樂在海外備受關注的顯學,回頭往日本追本朔源考察風潮的起點就成了一個有趣的行為,身處音樂銷售第一線的唱片行當然是最早嗅到脈動的場域。在日本擁有超過70家分店的TOWER RECORDS,其專門販售黑膠唱片的分店TOWER VINYL SHIBUYA負責人田之上剛娓娓道來這股全球吹拂的City Pop之風是如何形成。
音樂與律動,是最真實的感受。
如果說流行文化是一種集體意識,當熱潮退去,能否成為「歷久彌新」的關鍵,是沉澱後的再次甦醒。「City Pop」就是個完美示範,80年代日本音樂,對某些人來說是年輕時的舞廳回憶;對90代出生的人們而言,聽起來「復古」的音樂,卻是一種全新的感受;同一首歌,在21世紀有了共創新流行的不同表述。
70至80年代的日本,是一段令人著迷的黃金年代。
都會男女紙醉金迷的戀曲,唱出日本經濟起飛時的時髦生活,用一張張黑膠演繹夏日海灘風情,哼出「永遠在度假」感的搖擺音符,更封存了山下達郎、竹內瑪莉亞、大瀧詠一等歌手的神級地位。
隨著90年代近十年的沈睡,多虧千禧年後的音樂人以混音、翻唱等形式,再次挖掘這塊珍寶,透過上千萬點播率的串流平臺,重新定義了70、80年代的狂放與自由。直到現在,我們才知道,所謂的「City Pop」,就是就是永不退流行的復古潮流。
本期秋刀魚將跟著黑膠轉動「City Pop」的文化脈絡、細數「City Pop」如何在世界掀起風潮?更搜羅臺日音樂人對「City Pop」見解與私藏推薦,作為臺灣人第一本認識「City Pop」的入門特輯,邀請你跟著音符,搖擺進入City Pop世界裡的 A LONG VACATION !
今年月Xpark將在日本巡迴時廣受好評的「『名画になった』海展」引進臺灣,不僅首次在海外展出,更融入臺灣元素,希望能以貼近臺灣人的生活文化之姿,用藝術悄悄挑起人們對海洋污染的問題意識。「『名画になった』海展」今年十月將以「復刻未來.海洋名畫特展」全新之姿來到Xpark與大家相見。Xpark團隊更特別力邀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參加,新增一幅以臺灣畫家以北海岸風景為題的畫作作為本次展品亮點,以同樣技術再現「陳澄波《濤聲》2050年版」。除了大師級的作品之外,同時偕同臺灣新生代畫家,推出第二展區——「我們都住在地球上~Taiwan Chapter」展區,邀請位以動物為筆下主角的臺灣插畫家,展出幅圍繞生態保育的畫作,共議環境保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