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圖片提供-柴崎祐二、插圖-PWL、翻譯-張克柔

近年「City Pop」在包括臺灣在內的東亞地區大受歡迎。這種音樂類型究竟從何而來?為何現在會掀起復興風潮,甚至風靡成長過程中未曾接觸過City Pop的年輕族群呢?

本次《秋刀魚》特別邀請《シティポップとは何か(何謂City Pop)》作者、日本知名樂評柴崎祐二首度為臺灣讀者挑選書中City Pop重要的音樂脈絡。

柴崎祐二 Yuji Shibasaki

1983年出生。音樂製作人、樂評人,著作包括《MUSIC GOES ON 最新音樂生活考》(MUSIC MAGAZINE出版、2021年)、編輯作品包括《何謂CITY POP》(河出書房新社出版、2022年)等。

 

《シティポップとは何か(何謂City Pop)》柴崎祐二 著


City Pop 出現的背景

首先,「City Pop」一詞是從何時何地誕生的音樂呢?這個問題的回答很難一言以蔽之。一般而言,City Pop指的是「主要從1970中期到1980年代,受到西洋音樂諸多薰陶,在日本發展而成的都會型流行音樂」。若說是受到1970年代的美國西海岸搖滾(West Coast Rock)、成人抒情搖滾(AOR、Adult Oriented Rock)、靈魂樂(Soul Music)等西洋元素影響的話,最主流的說法是將這些元素昇華為日語創作的SUGAR BABE(山下達郎與大貫妙子的團體組合),或解散HAPPY END之後成立Tin Pan Alley的細野晴臣與鈴木茂等人周邊的音樂作品,視為此音樂類型的始祖。然而,當時並不存在「City Pop」這個專有名詞。綜觀當年的雜誌資料,往往會看到該類型的音樂被放進更廣泛「New Music」之中;雖能找到少數被歸類為「City Music」的案例,但是必須留意,當時都沒有使用「City Pop」這名詞。至於何時開始被稱為City Pop的呢?這就要提到2000年前後出版的《ジャパニーズ‧シティ‧ポップ ─ ディスク‧ガイド‧シリーズ(日式 City Pop——唱片精選指南系列)》專書中,樂評將上述音樂人的作品定位於該類型的雛形,從比較晚誕生的名詞「City Pop」開始往前回溯,成為囊括為前述作品的樂風。

「City Pop」一詞使用的範圍,嚴格來講可以回溯至1977年,但是在音樂媒體上,相對頻繁出現的是1980年初期的作品。稻垣潤一、山本達彥、杉真理、角松敏生、杏里等,這些相較City Music流派晚出道的音樂人,出於行銷的觀點,經常被歸類於此。如此可見,光是一個City Pop也能抽絲剝繭出複雜的成形歷程,但若要說出一個共通點的話,就是這種類型的音樂充分反映出當年日本年輕人的社會意識。1960年代後期,曾蓬勃發展的左翼學生運動逐漸煙消雲散,年輕人開始嚮往美式「都會生活風」的城市文化,致力於個人消費娛樂的「泡沫經濟前夕」那種紙醉金迷的氛圍,洋溢在此類型的音樂中。

 

City Pop 的樂風特徵與定義

如同前述,City Pop的出現與推廣方──唱片公司等單位的行銷策略有關,因此被稱為「City Pop」的作品在樂風上,不見得具有關鍵性的共通特徵,有時民謠風或是搖滾色彩比較重的音樂,甚至混合風格的作品也會被歸納在其中。不過,這個類型至少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大多以美國某個時期流行的音樂為藍本。不拖泥帶水輕快的節奏,反覆運用16分音符拍點,切分音也常出現,有著與同時代的靈魂音樂相仿的律動感;合音的組成也是從簡單的合聲開始,大量使用大七和弦或延伸和弦等技巧。這些特徵大多與1970年代中後期興盛於美國的成人抒情搖滾相似,由於需要相當程度的演奏實力,因此熟悉最新演奏技術的專業錄音室樂手在當時備受重視。

進入1980年代之後,隨著數位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錄音室開始使用合成器或鼓機等電子樂器,在此風潮下,City Pop也衍伸出更加多彩華麗的音樂風格,如此一來,在風格邁向多元發展之下,就順勢從內部瓦解了以往過度倚靠樂手超高演奏技巧的特性。

 

City Pop復興的緣由

City Pop本來應該已成為「過去的音樂」,為何會再度掀起全球性的矚目呢?如同所有的復興風潮,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不能忘記是豐富的前導文化累積成今天的現象。

首先,1990年代中期起,陸續有人要以當時席捲日本DJ圈的Free Soul,去重新詮釋1970年代左右的City Music作品。所謂的「Free Soul」是日本國內發展出的音樂術語,參考了在英國等地DJ圈大受歡迎的Rare Groove,將被埋沒在歷史洪流之中擁有「舒服愉悅律動」的懷舊作品,在派對音樂的環境下經由DJ發掘並大量播放;這個運動也將70年代的靈魂樂等各種曾經風靡一時的樂風,再度介紹給當時新世代的年輕聽眾。這股風潮與Cornelius、小澤健二、Pizzicato Five、Original Love等當時在日本樂壇蔚為話題的「澀谷系」音樂,無論在作品內容或聽眾意識上都如出一轍,他們積極挖掘過往的音樂作品,並以獨特的詮釋角度,頻繁地引用於自己的作品之中。在這樣的趨勢之下,日本國內的City Pop也漸漸以同樣的角度被人們挖掘並獲得重新檢視。

然而,經由「日式Free Soul」重新認識City Music的受眾,和現在風靡全球的City Pop復興風潮並不相同,前者注重的還是「派對現場的音樂律動」,兩者由不同的審美觀點受到歡迎。也可以說,現今City Pop復興風潮之中重新被看到的作品,主要是那些在「日式Free Soul」風潮下較少被提起,甚至是曾經被輕視的音樂。簡單而言,就是「製作於1980年以後、數位色彩濃厚、Disco/ Boogie流派的舞曲」的作品。

在派對音樂當中,1980年初以後電音成分較重的作品,曾被稱為「Post Disco(後迪斯可)」,這種風格在約2000年代以後,正式被命名為「Boogie」,重新獲得人們的注目。大量使用合成器和鼓機、以掌聲和小鼓等強調第2和第4拍、節奏整律的電子舞曲以Boogie之名大獲好評,進而提升了某些以往被視為過時落伍的迪斯可舞曲,在年輕一代眼中的地位搖身一變為時尚酷炫的存在。這股趨勢搭配「New Disco」或「Disco Dub」等衍生的產物,促使人們去積極挖掘或重新編曲(重複循環跳舞部分的間奏或強調節奏)各種屬於Post-Disco的音樂作品。其中也包括日本原創的作品,比如山下達郎或吉田美奈子的歌曲就獲得極度狂熱的支持。

一連串的現象為現在的City Pop復興提供感官審美上的暖身運動。此外還有電撞音樂(Electroclash)、法式電音、合成器浪潮(Synthwave)…等1980年代的電子音樂,在2000年代之後以不同情境掀起復興熱潮,這也帶動了大眾的音樂品味變化,可以說是當下City Pop復興之前很重要的背景因素。

總結以上分析,當前的City Pop復興風潮並非來自「日式Free Soul」培養出的受眾,而是單純對80年代音樂品味的追求,造就了這個趨勢。不過這個趨勢無法被嚴格分類,因為(在我個人看來,尤其是臺灣的City Pop支持者之中)很常見到對澀谷系或2010年以後的獨立音樂等派別有興趣,但是會從繼承HAPPY END流派、重視現場演奏的City Music的作品中追求City Pop精隨的人,有不少聽眾從這種角度切入也是事實吧。

 

從網際網路掀起全球性風潮

2010年代前期,有個在網路上嶄露頭角的小眾音樂類型—蒸氣波音樂(Vaporwave)。它是從來自未來的角度,向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高度消費主義的烏托邦社會中,逐夢受挫者致敬,充滿高度黑色幽默的音樂類型;然而這種蒸氣波音樂衍生出的流派「未來放克(Future Funk)」,成為理解現今狀況的重要關鍵。未來放克沿襲了蒸氣波「盜用現存歌曲」的手法,在使用上更有目的性。這種音樂類型大量取樣山下達郎、竹內瑪莉亞、杏里、角松敏生等人的作品,改編成強調鼓點、效果器開好開滿的歌曲,迅速在獨立音樂圈博得廣大的好評。之後竹內瑪莉亞〈Plastic Love〉在YouTube在網路上爆紅的原因,也是出自於這個脈絡。換句話中,改編作品引起的高度關注,在YouTube演算法的推波助瀾之下,把聽眾帶去欣賞原唱,因此炒紅了原曲的人氣。

另外,松原美紀的〈深夜之門~STAY WITH ME〉在2021年12月創下蟬聯Spotify全球熱播Top50排行榜冠軍整整18天的驚人紀錄,那首歌本來就在DJ圈有很高的人氣,但也同樣可視為YouTube的傳播效應。這首歌先是被印尼YouTuber「Rainych」翻唱在網路上爆紅,TikTok出現大量引用原曲的短影片,進而帶動串流平台上的點閱率,衝高了熱播榜的數字。City Pop有許多熱門歌曲如同其他音樂類型的歌曲,會在TikTok等社群平臺上出現突發性的病毒式爆紅,比如泰葉的〈Flyday Chinatown〉就是在Z世代為主的年輕族群中突然人氣飆升的實例之一。全球各地的Z世代年輕人無一不倚賴手機上的影音平臺吸收資訊,現在是個無法預測到在什麼時候、什麼歌曲、會用什麼方式跨越國界創造新流行的世界。

 

「失去的未來」閃閃發亮

世界各地許多不清楚80年代日本文化的年輕人紛紛被City Pop的魅力所吸引,這或許代表了當年那些天真閃耀的美夢已一一破滅,然而在此刻,每個國家存在著各種問題,社會情勢讓人看不見未來,曾經對於「未來的想像」已不復存在,因此看起來特別耀眼且美好吧。這麼說來,現今的City Pop復興,說不定不只是單純美化過去的風潮,其中還暗藏著某種默默對當今社會感到質疑與批判的懷舊情感也說不定。

 

City Pop 重要年表

 

了解更多City Pop,敬請參閱《秋刀魚》第37期

<Do you love City 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