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畫統籌/編輯—劉學墉、編輯—林珈綺

面對世界,我們習慣以仰望的視角看待一切,卻甚少意識到在國際舞臺各個領域逐漸冒出頭角的我們,其實也如點點繁星般讓人目眩神迷。日本一直以來都是臺灣對於「更好」的憧憬,但臺灣也能是日本稱羨的對象,如同越來越多出身自臺灣的創作者,正以自身獨特的光芒,吸引來自日本與日本以外的海外目光。

置身於臺灣與沖繩的時代間隙中,漫畫家高妍細膩勾勒了兩地不斷褪色的歷史記憶,具體描摹出歷史流轉之於每個人活著的作用力,這是只有夾在帝國邊緣成長的我們才能夠擁有的視角;在汗水、激情與悔恨交織的運動賽場,如排球員張育陞般的新世代選手,正為了看見制高點的風景而奮力起跳。在片場,獨立電影導演蘇鈺淳調校出與眾不同的拍攝焦距;在餐廳,料理人Woo調整著火候摸索味蕾的自由;在工作室,Yellow Nose Studio找到了家具能不受制於既有形狀的可能。而在臺日的獨立音樂場景之中,洪申豪與曾稔文都在兩地穿梭下找到了自己的創作能量。更有遠比想像中還多的臺灣品牌,正以獨一無二的美學品味與前人未及的實驗精神,在日本市場成為趨之若鶩的存在。

能面對歷史與爭議的能耐、能接受歧異存在的開放心態、不背負著什麼包袱的自在創作步調與總讓人難以捉摸的驚喜感,是在日本閃閃發亮的人們共同擁有的特質。不是為了要特地照亮什麼,只是兀自埋首在個人著迷之事而不自覺開始發亮的人們,就算只是一瞬之光,也熠熠動人。


欲觀看完整內容,請購買 第49期〈我們閃閃發亮⟢〉˗ˏˋ ★ ˎ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