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學墉、攝影—蔡耀徵、插畫—sheeeep babe、圖片提供—BEAMS
儘管仍要價不菲,但持續革新的太空科技與不斷降低的發射成本,都讓太空之旅不再是科幻題材,而逐漸實現成為可見的未來。為了成為第一批星際旅客,有必要從現在就開始行前準備。借鑑曾在國際太空站(ISS)長期生活的日本太空人經驗,以下注意事項若能在太空之旅前詳閱,想必能避免屆時bad trip的懊悔。
No.1 帶去太空的衣服,可能一件都帶不回來……?
撇除啟程、返航或艙外任務,人類的宇宙基地如ISS,內部溫濕度皆維持在舒適狀態,因此能穿著與地表同樣的私服。但由於水資源寶貴,現有技術無法提供洗衣服務,現行太空人的做法是將同套衣物反覆穿著數天後丟棄,因此建議準備的衣物是就算帶不回地球也不會心痛的款式。此外太空的個人清潔以擦澡為主,久了身體多少會有異味,也建議帶上具消臭機能的款式。
[ 推薦款式 ]BEAMS宇宙服
日本選物品牌BEAMS曾與JAXA合作,為太空人野口聰一製作了在ISS內部活動時能穿著的服裝。採用吸濕速乾、抗菌防臭材料製成,配備可拆卸口袋等多功能設計,推出款式包括連身飛行服、polo衫等,即使在宇宙環境中也保持著BEAMS獨特的時尚感。
No.2 水資源有限,對於衛生必須要有的覺悟?
覺悟一:請放棄飲水思源
水是宇宙最稀缺的資源,任何能回收利用的機會都得滴滴計較。目前在ISS上,無論是汗水、尿液甚至是呼吸產生的水氣都會回收再利用,整體回收率已達到驚人的98%*。在宇宙基地用水時,建議先不要納悶水是怎麼來的。
註:NASA〈NASA Achieves Water Recovery Milestone on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覺悟二:放下對爽淨的執著吧!
除了水資源寶貴之外,微重力下水也會變成難以使用的漂浮水珠,無法像在地球一樣輕鬆用水解決清潔需求。在太空的身體清潔只能擦澡、如廁是類似火車的真空吸取式設計,至於刷牙則得克服吞牙膏的心理障礙。起初想必會很不自在,但日本企業也為此研發多種經ISS太空人實證的生活用品,讓人盡可能在宇宙仍能享受清潔的爽快感。
[ 新規宇宙生活用品 ]
花王3D Space Shampoo Sheet
吸附洗髮精的不織布洗髮片,凹凸設計在清潔時也能按摩頭皮。無需沾水即能使用,也能應用於災區及缺水地區。
© Kao Corporation
Gatsby太空沐浴紙
專為沐浴後的清爽感設計,能去除皮脂與汗水讓身體擺脫黏膩,且無乙醇,皮膚敏感者就算不上太空也適用。
©mandom corp
No.3 在宇宙也能吃到日式料理!?
說到太空食物,腦海浮現的大概是果凍或膠囊等未來食吧。實際上,今日太空人已能吃到多種熟食料理,JAXA推出的「宇宙日本食認證」便是真正能在太空享用的食物。以日本家庭常見食品為範圍,只要符合保存期1.5年、能耐受壓力與溫度變化、不會有液體或粉末飄散等規範就能申請。至今已有57種日本食品得到認證,舉凡日清UFO炒麵、烤鰻魚、羊羹等日式滋味都能在太空解饞,相信未來的太空飛行餐會有更多選擇。
{ 太空飛行餐 }
今日菜單
◎醬油味 鯖魚罐頭
◎咖哩飯
◎日式漢堡排
宇宙日本食也非常適合作為防災物資
No.4 移居太空有些什麼樣的工作機會?
若對宇宙的鍾情已非一趟旅遊就能滿足,而是認真考慮搬離地球移居外星的話,現實層面就得思考就業問題。從人類在宇宙生活的初始階段發想,會發現除了專業科學家之外,未來也有許多一般人也能勝任的工作機會!
01 星球農場農夫
日本產官學界長期投入宇宙糧食生產的研究中,這幾年在希望號實驗艙已能用密封袋栽培植物*,更在與龍宮小行星相同成分的土壤裡種出蔬菜。目前仍在研究更穩定的栽種方式,作物可食用性也在評估,但未來無論是飛往遙遠外星的太空船,或是人類的宇宙基地,都會需要招募農夫投入耕作。
註:JAEA〈国際宇宙ステーション「きぼう」日本実験棟で世界初となる袋型培養槽技術による栽培実験を実施〉
02 無人施工機具操作員
人類在外星建立據點勢必需要人力投入基礎設施的建設,不過暴露在基地外的風險極高,因此由操作員在艙內操作機具是更理想的施工方式。目前鹿島建設、芝浦工業大学都投入了遠端操作怪手等工程車的技術研究*。
註:JAXA(2024)《JAXA’S》(No.97)〈人が月に住むということ〉
03 太空垃圾清潔隊
已知有超過2.5萬片*太空垃圾碎片正遍布地球外圍,對於太空活動帶來事故隱憂。為此,日本公部門至新創公司皆積極開發太空垃圾的清除技術。由於太空垃圾以子彈十倍以上的高速移動,人類難以親身接近,到職後較可能是操作太空掃地機器人,因此對太空漫步沒自信的人可以放心報考。
註:碎片長度超過10公分
No.5 前往宇宙前的自宅鍛鍊菜單
在微重力的宇宙環境裡,平常不斷在對抗地心引力的脊椎與深鎖的肩頸都能徹底解放,可說是在地球無論如何也無法達到的放鬆境界,但相對也得面對肌肉流失的問題。太空人在ISS每天都花2小時運動,卻也只能盡可能維持肌肉量。因此如果在前往宇宙前先將肌肉乃至心智鍛鍊起來,想必會帶來更好的旅行體驗。
Training 01 握力訓練|握力器
太空漫步若不想掉入虛空,就得牢牢抓緊艙體外的握把與安全繩。以太空觀景窗戶清潔員為主角的漫畫《土星公寓》,透露了握力在太空可是攸關性命。
Training 02 上肢肌群|伏地挺身
雙腿在漂浮環境裡只是輔助。在太空船或宇宙基地內,舉凡前進後退、改變方向等移動都需要用到上肢臂力。
Training 03-04 核心肌群|側棒式+仰臥起坐
JAXA太空人曾提到,在太空剪腳趾甲時需要腹肌力量來維持姿勢,因此為了在太空能順利剪指甲,請在出發前鍛鍊出強壯的核心肌群。
Training 05 心肺運動|跑步
鍛鍊出良好的心肺功能,才能夠減少起飛與返航時的G力昏迷,以及在微重力環境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PLUS:心算跑步機
漫畫《宇宙兄弟》中太空人資格檢定項目之一,成績計算方式為一邊跑步、一邊回答跑步機上顯示的算數問題,看在5分鐘內能答對幾題。
Training 06-07 下肢訓練|深蹲+單腳墊腳尖
在太空中下肢肌肉會大量流失,其中最嚴重的即是小腿的比目魚肌,為了在回到地球後能短時間恢復行走能力,建議先行鍛鍊。(如果不打算回到地球,則該項目強度可以降低)
Training 08 空間記憶|矇眼練習
漫畫《宇宙兄弟》登陸月球的太空人的考核項目之一,欲移居月球者需特別加練。由於月球重力極微,塵土容易飛揚,護目鏡有蒙塵而喪失視野的風險,此時便需要在看不見的情況下仍能迅速辨識空間並找到工具的記憶力。
欲觀看完整內容,請購買 第48期〈日本発、宇宙探險 2025〉Ψ(-)_(-)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