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邱鈺玲、圖片提供—編輯者新聞社
從展覽到會場手冊,一場文化盛宴如何啟發屬於臺灣文化的創造力?由文化部主導的「臺灣文博會」不只是透過展覽傳遞臺灣文化當代性,更連續3年拿下G Mark標章。從2017年主題館「我們在文化裡爆炸」、2018主題館「一座高山博物館」,今年則由配合主題館「編輯地方」的刊物《本地 The Place》(以下簡稱本地)拿下Best 100。而這套被譽為「第五展館」旅遊指南,不只希望大家看完能深入地方,更想打破每個人對旅遊書的既有想像。
一套4本的 《本地》,以桃園、臺南、屏東和臺東4座城市為主題,取名本地又有「地方文本」、「生活本質」的意涵。《本地》總編輯,同時也是《週刊編集》的執行長李取中表示,過往旅遊指南多以工具書自居,但《本地》期許能翻轉地方想像。團隊提出了「最野、最現代」的概念,「不是要去採訪最原始純樸的人事物、也不是最現代最摩登的一面。」而是帶讀者探索發生在當地,屬於在地的生活本質。
「由於製作時間僅有3個月,團隊找來4位主編,由他們組隊前往各地取材,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這段時間很精采也很緊迫!」身為貫穿本書企畫統籌的邱承漢回憶起發想階段,主編們就已經先到各城市蹲點。然而要在這麼短時間採訪、拍攝和撰稿已經不容易,他說,「像臺南已經很多人報導,桃園總被視為工業城市。」要怎麼提出「最野、最現代」的內容,對編輯團隊而言是一大考驗。
究竟編輯在4座城市看見了什麼?翻開雜誌的人物單元,曾是DJ的碗粿老店第二代、離開米其林餐廳返鄉開店的原住民主廚,即便是經常登上版面的人物,在書裡也以不同姿態登場。像是文物修復師蔡舜任的報導,談的是他在臺南賞鳥的經驗,而文物修復的篇幅,僅佔全文一小部分。這些獨特的切入視角,讓4座城市特有的人情味透過文字浮現在讀者面前。
進一步檢視《本地》的單元設計,也能看見團隊試圖跳脫旅遊書的努力。邱承漢解釋,要了解一座城市,不應該只有按圖索驥走訪熱門景點。《本地》從城市統計數據和地圖切入,建立大家的基礎印象。接著再導入當地產業、工藝,人與美食。末尾更加入「編輯後記」小單元,從影像和個人的觀點呈現這座城市的美好生活。
刻意揮別旅遊指南把美景當作封面的做法,封面以色塊掩蓋照片重點,並加入地圖的方位標示,營造神秘和想像的空間。負責封面和主視覺的設計師葉忠宜根據4座城市的特徵設計色塊,好比桃園的靈感就來自於境內大大小小的埤塘,屏東則是高山、草原和落山風。邱承漢笑說,我們並未特別說明這些色塊與城市之間的關聯,一開始擔心設計太抽象,但後來發現大家都有不同解讀,也蠻有趣的!
李取中補充,內頁設計選擇簡潔中性的版面,發想過程參考了不少歐美雜誌。就連紙張也特別挑選過。內頁選用4種不同紙張,用上最多的日本書籍紙,紙張磅數比常見的印刷用紙來得高,「人文地方的內容比較輕盈、溫軟」,所以這次才用了這款紙張,平衡讀者的閱讀情緒。
若不是加入團隊,邱承漢坦言自己也無法想像《本地》的編輯過程如此細膩,「以前做地方誌,因為資源和人力,有些地方無暇顧及。」從版面編排到文字的呈現,團隊都會經過反覆討論;照片效果不好,攝影師也會重回當地拍攝取材。在送到讀者面前,所有成員皆努力讓這套旅遊指南長出團隊心目中「最野、最在地」的姿態。
這套讓G Mark評審形容會激發外國人深入4座城市的套書,之所以能有如此厚實飽滿的內容,除了來自編輯團隊的深入挖掘,邱承漢認為過去10年地方刊物興起、積累的地方串連亦是形塑《本地》的關鍵之一。而這套只在文博會現場和網路書店販售的旅遊指南,發刊後幾乎銷售一空,如果你有幸在咖啡店、市集遇上它,務必翻開書頁,親身感受它如何用最破格的視角,帶你重新認識你所生活的這片土地。
報導內容同步收錄於《秋刀魚》第26期〈設計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