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胡士恩、拍攝—鄭弘敬

©qdymag

日目247Visualart 視覺總監黃顯勛指著黑紙上頭不夠飽和的印墨,說明反覆實驗印刷的結果。今年他以校友身份受邀,為臺灣科技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畢業展創作海報,同樣一張紙,之前試印銀色油墨沒問題,沒想到這次試印白色就有些差強人意,上機測試了幾次,改變壓力也調整油墨濃厚度,但顏色就是跑不出來。

「有時拿印刷沒辦法!」的苦惱多數設計師都有,印刷是複雜的綜合性工業,除了關乎科學與化學,影響成果的因素很多,例如只要現場溫度落差5度,或濕度超過百分之5,可能就會影響顯色;也曾出現一樣的印刷條件,在這可以印,別的地方就印不出來的狀況,「就算你拿到解答,也不代表你能得到最理想的結果,這是印刷有趣的地方。」黃顯勛說。

©qdymag

喜歡實體印刷品大概是從高中開始,黃顯勛是臺南人,對於早期臺南誠品書店出的DM印象特別深刻,那時還不懂設計的他,純粹被內容吸引,覺得有趣又好看便開始收藏。書店提供的養份間接影響黃顯勛走上設計的路,研究所論文更以特殊印刷技術為題深入探索。成為設計師後,他把印刷知識當成基礎,每一件經手的視覺作品得先經過前期調查,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傳遞真正重要的訊息,並且安置恰到好處的加工效果,增加實體的份量感與收藏價值。

使用特殊加工印刷對黃顯勛來說也像在破解任務,「有時候了解技術不是為了馬上應用,而是知道的越多,能讓自己面對不同題目時,可以拿出好的牌去應對。」去年底為設計生活雜誌《Shopping Design》設計的獎座,則是從立體的角度去挑戰紙的可能性,他將機器印好的紙對裱在厚卡紙上,軋型增加結構與支撐性,再用線條做出流動感,搭配若隱若現的透明與金屬色,低調卻能表現出「新浪潮」的主題感的單片雲母金箔,光測試就用了5種紙材,特殊印刷像是畫龍點睛般的存在,讓一般給人輕盈印象的紙張也有了份量感。

「好漢玩字節」中以特殊色運用於邀請卡、海報、票券等製作物,透過印刷技巧強化視覺整體性。

「好漢玩字節」中以特殊色運用於邀請卡、海報、票券等製作物,透過印刷技巧強化視覺整體性。

為設計生活雜誌《Shopping Design》設計的獎座,以立體角度挑戰紙的多樣性,利用軋型線條做出流動感,透過厚卡紙上的特殊印刷增加「紙做」獎座的份量。

為設計生活雜誌《Shopping Design》設計的獎座,以立體角度挑戰紙的多樣性,利用軋型線條做出流動感,透過厚卡紙上的特殊印刷增加「紙做」獎座的份量。

「視覺設計在這個時代,需要一些變態。」黃顯勛在日目團隊裡除了負責實體、印刷製程跟加工之外,這幾年,他與團隊觀察到人們接收訊息的方式正在改變,開始嘗試將平面轉化為動態,串連實體和虛擬,創造出訊息傳遞時的雙向互動。與藝術家陳普、松菸口合作,並以IP為核心的「黑青」便就此誕生。

起初只是單純想探討視覺在下一個階段的可能,陳普用東方的墨汁跟西方的原子筆,把對自然的觀察畫成花、鳥、果實、種籽等黑青寶寶,平面素材完成之後,再結合動態影像、2D動畫、3D動畫、同時開發APP互動程式,「我們讓一般民眾能創作自己的黑青,畫完後立即透過掃描,出現在虛擬實境裡;也能邀請藝術家參與,創造出跨界創作的載體;最重要的,還有藉由黑青寶寶讓大家認識松菸口,達到溝通目的。」

參與「粉樂町當代藝術展」主視覺設計,黃顯勳透過擴增實境的功能讓畫面中的青鳥能立體呈現。

參與「粉樂町當代藝術展」主視覺設計,黃顯勳透過擴增實境的功能讓畫面中的青鳥能立體呈現。

而黃顯勛與團隊沒想到的是,在他們為觀者創造體驗的同時,也為自己開啟更多機會。最近在臺東設計中心展出的「黑青臺東展」,則延續IP可以被複製的原則,為當地量身打造飛魚、山豬、梅花鹿跟百步蛇等特色角色,出沒在太平洋海面、花東縱谷和海岸山脈之間,原本再熟悉不過的地貌,頓時有了新氣象。5月剛落幕的「2019粉樂町當代藝術展」也有黑青的蹤跡,擴增實境的功能讓主視覺裡的青鳥在臺北市各個角落展翅飛翔。

從實體印刷到虛擬實境,黃顯勛坦言自己曾經感到矛盾,「我們一直想把視覺、影像跟未來科技結合,卻又同時緊緊抓住實體印刷不放。」現在的他,把兩端視為互補的存在,愛實體多一點的他,甚至讓虛擬輔佐實體,「如果我們有一點點影響力,就更應該要把程度做出來,告訴大家我們想探討的是什麼,去拋出議題。不然講實話,印刷設計對於快速社會根本不痛不癢,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結合更多技術去讓大家接觸它。」黃顯勛不只挑戰虛實結合,更增加實體存在的價值,不讓它被消失。


完整內容,敬請參閱《秋刀魚》第24期〈印刷先決!!!設計師的實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