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瑋容
去年春天,由田中圭、吉田鋼太郎、林遣都主演的職場純愛喜劇《大叔之愛》(おっさんずラブ),以搞笑誇張的手法,細膩描繪發生在三個男主角之間的三角戀情,在日本造成極大迴響,不僅讓主要演員的人氣攀升,該劇劇名「おっさんずラブ」還榮登2018年日本的流行語排行榜之一。播出後,亦在臺灣網上的日劇論壇掀起一陣熱潮。
像《大叔之愛》描繪男同性戀愛的通俗作品,在日本並不稀奇。舉漫畫為例,「BL漫畫」便是專指以男男戀愛為主題的漫畫。BL一詞在1990年代出現,它是和製英文「Boy’s Love」的縮寫。BL在日本興起的背景,最早可追溯到1970年代。
當時,萩尾望都、竹宮惠子等被稱為「花之24年組」的少女漫畫家,認為部分歌頌小情小愛的少女漫畫流於單調陳腐,缺乏對角色情感糾葛的深刻描繪。她們以細膩的畫風、搭配深富文學性的臺詞,繪出諸如《波族傳奇》、《風與木之詩》等美少年間的戀情,掀起一場「少年愛」的革命。除了原創作品,BL也包含將一般作品的男性角色進行配對的二次創作,這類同人誌作品在1980年代又被稱作「やおい」(Yaoi),直到現在,幾乎都用BL稱呼了。
從少女漫畫發展出來的BL,繼承了與少女漫畫一脈相傳的核心:「戀愛」的想像藍圖。少女漫畫的女主角與大多數的讀者有著相同的身體、處於相近的年紀,並具有理想的女性外貌,讀者能很自然地將想像與憧憬投射在女主角身上,體驗女主角經歷愛情的酸甜苦辣。而BL雖然同樣是戀愛故事,「女性讀者」vs「男男主角」的生理隔閡,讓讀者無法像讀少女漫畫時那樣自然地代入角色,而是以一種類似旁觀者的視角,凝視著發生在角色之間的愛恨情仇。
男性角色們的身體,理所當然是BL的魅力核心:BL聚焦於男體的描繪,讓讀者處於觀看者的角度,大膽地揭示女性想觀看異性身體的慾望,而且是「一口氣看兩個帥哥」。主角從女性換成男性角色,化解了許多讀者對少女漫畫女主角總是柔弱無能的老套劇情的不滿。也就是說,女性讀者不再需要煩惱女主角如何被呈現。關注男男之間的互動關係,成為純粹的享受。積極來看,BL更拓寬了女性讀者對愛情的想像。
BL中的男男關係是創作者幻想的產物,藉由角色的互動、心境轉折等細節滿足女性讀者對親密關係的想像,與現實的日本男同志世界相去甚遠。學者堀あきこ在2010的研究指出,BL最常受到的批判,就是過度美化、不切實際的男男關係。甚至劇情中常見的:「我不是gay,只是剛好喜歡上你!」設定,反而更強化了恐同情結,BL顯然無法否認這樣的批判。
不過,近幾年BL作品的類型漸趨多元,一方面出現越來越多科幻類的創作;另一方面,也有觸及出櫃、家庭關係、婚姻等現實同志議題的寫實作品。紙面與影視的接軌,讓BL所刻劃的男男愛情世界更增添了現實感。例如去年公布即將日劇化的BL漫畫《昨日的美食》,作品中的兩個男主角並非纖細夢幻的美少年,而是40代的上班族;佔據書中大量篇幅的料理製作過程,呈現出細膩且具有溫度的生活感;共處一個屋簷下的兩位男主角,以及圍繞在他們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也演繹出旁人對於同性伴侶的態度。
當然,即便《昨日的美食》帶有高度真實感,依舊保持了BL最重要的「幻想」元素:好比兩位主角都非常俊美、周遭的人們幾乎都對同志抱持相當友善、開放的態度,美好得不像真實。但或許我們可以想像,透過還原度極高的兩位演員(西島俊秀、內野聖陽)的演繹,作品呈現的理想世界,透過日劇在我們的眼前真實上演。更進一步來看,它不只描繪我們對於親密關係的理想,更包含了一個對各種性傾向包容友善的理想世界的想像。
因此,隨著BL近幾年的發展與轉變,它已不再是脫離現實的幻想世界,而是逐漸帶出一個「近未來的美好愛情」的想像藍圖。也就是說,讀者不只透過男主角們的關係去勾勒愛情的理想圖,隨著BL的寫實化,更帶著我們去想像、去期盼一個有著美好愛情、和諧友善的社會,在不遠的將來實現。
BL漫畫延伸閱讀
羅川真理茂《紐約・紐約》
雖然是1990年代末的老作品了,但這套漫畫是細膩處理男同性伴侶所面臨的各種現實問題的早期BL名著,就算非BL愛好者,也很值得一讀的經典作品。
更多戀愛單元,敬請參閱《秋刀魚》第22期〈台日恋愛LOVE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