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頤華、攝影―teikoukei

一直以來,日本社會對於性別傾向趨於保守,直到2012年由同志團體推動的東京同志大遊行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公開自己的性傾向,為同志爭取權益。從2014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夫人安倍昭惠現身遊行、2015年東京都渋谷區制定日本首例,承認同性伴侶可申請「相當於婚姻關係」之證書,知名遊樂園東京迪士尼也在2013年,首次為女戀人們舉辦同性婚禮,這場婚禮也於2017年的高中教科書中登場,帶領學子們認識多樣性傾向的議題,日本教科書也首次出現關於「LGBT」的詞彙,日本也迎來一個時代的轉變。戀愛非關性別,只有愛與不愛。透過「niji-depot」彩虹品牌兩位女性主理人相戀的故事,一探她們最甜蜜的篇章。

Q:最初兩人認識起點?

梅田:我們是在2005年LGBT活動中,專門限定女性的workshop裡面認識的。

Q:決定交往的瞬間是告白嗎?

大友:對!其實是我先向梅田告白的。當時梅田邀請我參加東京同志大遊行,我還記得那是一個即將邁入夏天的5月,第一次走在遊行隊伍中的我受到很大的鼓舞,結束時在Lesbian bar就鼓起勇氣作了人生第一次的告白,這是與男性交往時從來沒有的經驗。加上原本就認識了半年多,這次的告白反而像是「友情的延長」,很順利的開始交往。


Q:與親友公開身分的契機?他們的反應?

梅田:我早在1999年與第一任女友交往時就已經向家人公開自己的身分,我媽媽是比較傳統的人,但卻說出:「你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按照你的意思過生活吧。」從此與家人分享另一半的事就不用再隱藏的了。

大友:我也是很坦率的向家人說明自己的身分。媽媽意外地給予滿滿的祝福,反倒是弟弟不太能接受,深怕我被人騙了!但時間與相處逐漸讓親人與朋友接受,最後都獲得了支持。

©qdymag

Q:兩位很幸運的在同志身分上受到支持,日本目前普遍的現狀又是如何呢?

大友:或許是我們正在做LGBT相關的工作,接觸的人也多半有著認同的意識。相較於單純上班族,在社會壓力下還是會抗拒「出櫃」(對外表達自己的性別傾向),因為向企業、同事、朋友告知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身邊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朋友願意出櫃,剩下的友人還是選擇作為「深櫃」(形容不願表明性向者)。

梅田:但我認為也跟年齡和地區有關。同志大遊行開始後,許多LGBT的活動、影展、市集,甚至創作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住在東京的年輕人會認為自己身邊是有同樣經歷的人,也更願意挺身而出;或許是透過每年的遊行等活動,讓社會逐漸對同志議題產生了解,兩三年前媒體在路上問什麼是LGBT,多數人還答不上來,但最近就連50幾歲的異性戀男子都聽過這個詞。

Q:兩位是什麼開始決定創立LGBT手作品牌「niji-depot」?

梅田:在交往前(2004年)我就創立了創作品牌,在網路上販售。起因來自我在市面上找不到真正想配戴首飾的品牌,於是決心投入,以LGBT的彩虹型態創作耳環、手鍊等作品。現在同時在餐飲業工作、一邊經營品牌。

大友:直到2007年交往後,我才加入共同創作。過去我曾是念飾品相關的專門學校,於是發揮所長的讓商品更多元化,例如「6色彩虹旗」徽章與其他分別代表「無性戀旗」、「雙性戀旗」、「支持LGBT旗」等9種標誌,是我們在市集擺攤活動中最受歡迎的商品,許多人會願意在認同同志後別上象徵「支持」的徽章,這就是我們希望達成的友善交流與理解。

©qdymag
©qdymag

Q:日本LGBT團體是否會關心臺灣的同志現況?

梅田:雖然我們還沒有去過臺灣,但臺灣同志大遊行是亞洲規模最大的活動,這讓日本同志很嚮往,身邊的朋友也會特地參與遊行,在盛大的活動現場沒有警察包圍、街道上也都是抱持著開放態度的人們,讓人感受到「可以被公開祝福」的幸福,這讓我們很感動。

臺灣同志能堂堂正正地表示自己的理念與傾向,這在日本還是不太可能發生,必須是多麼開放、包容的城市,才能讓年輕人站出來,我認為這是日本還要多學習之處,向臺灣一樣大聲表達自己的立場,是日本下一階段要實現的社會目標。而公投結果雖然讓人失望,但我們都認為臺灣能走向投票已是很大的一步,作為亞洲的先驅,日本的LGBT團體都希望能看到下一個奇蹟誕生。


Q:兩位已經交往13年了,有打算領取「伴侶證明」嗎?

梅田:因為要將戶籍遷到同意相關法案的區域才能辦理,而我們希望在自己所定居的區域支持國會議員去推動同樣的法案,讓更多的地區能夠實現理想,所以目前還在奮鬥中,希望有更多機會促成法案通過,屆時就可以領取證明了!

©qdymag

完整報導內容,敬請參閱《秋刀魚》第22期〈台日恋愛LOVE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