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日本料理核心精神,上至懷石料理,下至家庭料理,其中以麵食料理最能讓人感受到屬於日本的滋味,由筷子夾起滑嫩的麵條,「咻—」的大口吸入,這是所有外國人到日本必須「入境隨俗」的儀式,吸越大聲就像是對美味料理致敬。在百種麵類中,最能吃出麵條扎實口感,非烏龍麵莫屬,與香川讚岐烏龍麵、群馬水澤烏龍麵並稱為「日本三大烏龍麵」的秋田稻庭烏龍麵,正是一碗祖先的智慧,餵養百年來秋田縣無數人的胃,滋潤著屬於東北雪國的命脈。

位於湯澤市稻庭町的「稻庭養助」烏龍麵店總店,創業於1860年,雖然與稻庭烏龍麵發明的300多年歷史相較並非最久遠,卻是一舉將稻庭烏龍麵推向日本全國,從銀座高級地帶到機場辦手禮中心,甚至臺灣市場,藉由烏龍麵訴說著屬於秋田縣歷史的傳奇。「稻庭烏龍麵並非突然備受矚目,而是師父們用一雙手扎實的桿製麵條、一顆心護念著稻庭的推廣而成。」年僅47歲的稻庭養助八代目社長佐藤正明,宛如稻庭烏龍麵的推動者,用工法細膩的稻庭烏龍麵,千絲萬縷地緊扣每位吃過烏龍麵的心。

不同於渾圓飽滿的粗條烏龍麵,稻庭烏龍麵又被稱為「稻庭饂飩」,是日文中的「Udon」,不是「餛飩」(Whan-Tan),也就是烏龍麵的意思。稻庭饂飩是以手工拉成細條,再經過陰乾的麵條,細、扁卻更有嚼勁,剔透的光澤與入口後Q彈口感相當誘人,這「細扁」的外觀,來自東北大雪的氣候影響,老祖宗們將小麥做成麵團,透過纏繞及拉製,形成細長的烏龍麵,增加口感也加速乾燥,讓在地人們冬天也能品嚐麵食,於是,從1665年確立製法後,湯澤市的稻庭烏龍麵成了地方產業。烏龍麵的製作過程從發酵、熟成、纏繞、延展到乾燥需要花上4天的時間,不僅仰賴技術,更靠著職人們對氣候的敏銳度,「第一天揉麵團時,就要想到第三天的天氣,是否出太陽或陰天?這都影響著麵條最後成形的樣貌。」佐藤正明形容,「烏龍麵是有生命的。」稻庭烏龍麵的滋味,彷彿會呼吸的麵條,麵芯留下機械製作絕不可能出現的氣泡孔洞,吸收著秋田大地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