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頤華、攝影—蔡昀儒、圖片提供—The Grey Green

澳門,一個樸實小漁港走向五光十色的博奕大城,短短數十年的光景,這座城市的顏色就從葡萄牙人留存在傳統建築上的雅典黃,一夕間變成了外地人空降興建賭場的奢華黃,百年歷史在老街區與新大樓間產生了撞擊,能使學校與博奕場並肩在旁,世界上或許找不到第二個如此混搭的都市氛圍。

面對新舊交融的拉扯,不少人開始尋找澳門人的精神,以植物、器皿、香芬等美好生活物件所建構的概念店「The Grey Green」就此誕生,由澳門設計師洪駿業透過全澳第一家植物選品店,集結日本、法國、西班牙、美國等地選物,以在地的創意沃土種植出屬於澳門多元芬芳的花蕊。

「城市的樣貌來自建築的形象與街上開立的店面,不一樣的組合都將帶給人們不同的想像與感受。」設計出生的洪駿業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血液裡流竄著一股對家鄉的情懷,那份黏稠感不單是眷戀,還多了一股改變的起心動念。

坐落在澳門最繁華的商業區中心,環抱在百貨公司與國際銀行間的「The Grey Green」,彷彿是水泥城市裡的一片綠洲,遺世獨立般的替澳門留下呼吸的片刻。從前是戲院票亭的獨棟3層樓建築,緊連二三樓的大面落地窗恰巧與正門口的大樹形成完美呼應,洪駿業保留了外觀歷史的痕跡,內部則善用陽光穿透樹葉撒落在潔白牆面的倒影,形成一棟宛如植物生態的大型盆栽。

在沒有花市、沒有農場的澳門,要以植物為概念作生活提案店,聽起來有點浪漫的叛逆感,是洪駿業心中「最不澳門的澳門」,正因為困難,連一顆種子都要重頭種起,但這正是他想傳遞的澳門精神,在有限的資源裡,長出最好的果實。

如果「The Grey Green」的誕生是挑戰不可能任務的傲氣,那麼身為澳門數一數二的設計師,洪駿業的成長之路就更加反骨。戲稱不是好學生的洪駿業,從小受父親愛看漫畫影響,對圖畫產生了興趣,成績不佳的他受到老師鼓勵,勇於投入自己熱愛的藝術領域,「不要放棄自己的天份。」在啟蒙老師的一番話後,洪駿業一無反顧的踏上了設計之路,沒有退路地往心之所嚮的美學世界奔跑。

從當年差點被退學的學生,到進入澳門理工學院設計系,以獨立的批判思考,獲得了澳門最知名的平面設計師馬偉達青睞,順利進入政府部門執行澳門重要的設計工作,「一旦想通了,就拼命做。」洪駿業連續7年擔綱「澳門藝術節」及「澳門國際音樂節」的重要平面設計,在相對封閉的澳門,懂藝術卻不懂正規的設計,「我希望將國外真正的設計觀念帶到澳門,再將屬於澳門的設計讓世界看見。」於是他開啟了人生第二次的叛逆,離開安穩的公務員職位,在30歲創立了創意品牌「MO-Design」,「把設計融入商業,做更有影響力的事。」洪駿業跳脫小城框架,不斷打破澳門既有現狀,一點一滴的推動著澳門的轉變。

追求極致設計的同時,洪駿業開始接觸到日本的美感與技術,「日本所講求的精緻,是成就日式設計如此優雅的原因。」性格中帶點歐洲隨性派的他,倒是熱衷的在自由與精準間來回遊走,正因性格使然,成立「MO-Design」不久就受到日本東京字體指導協會委託執行設計案,成為目前為止唯一獲得協會委案的華人設計團隊,「這對澳門來說,是無上的光榮。」洪駿業的設計藍圖,在他創意靈感的狂放與收攝間,有了澳門全新的氣象。

不安於設計現狀,洪駿業的第三次叛逆決定要用一家概念店植入生活的想像。「其實真正的老澳門很好相處,人與人間很親近,也很安靜。」於是當踏入香港週末花市時,他發現挑一盆植物回家,養好它、裝點它,成了繁華香港最民生一面,「透過植物可以接觸到更多人,你必須實際摸過才能感受一片葉子或一朵花的溫度,這就是最真實的生活。」帶著這份懸念,洪駿業挑戰毫無花市,也鮮少有植物消費市場的澳門,他想起了小時候澳門人彼此的關聯,就像是植物一樣,溫柔且綿密,靜靜地感受著小鎮與人情,「我希望用好的理念替澳門這片土地種下一顆種子,發芽後就能影響其他人事物。」於是,以植物喚起人們對生活的再認識,就成了 The Grey Green 的初心。

率先以「永生花」作為首波作品,洪駿業輕巧的觸碰著柔軟的花瓣說到:「它的美麗就像澳門,不凋零也能看見它最新鮮的姿態。」不同於乾燥花,永生花可以保持花朵的彈性觸感,並邀請日本花藝師 嶺貴子 設計花藝,搭配代表 The Grey Green 的灰綠色禮盒包裝,繫上臺灣皮革品牌 GreenRoom Ideas Cooperation 的提袋,成熟的姿態完整濃縮在每個細節裡,以永生花喚醒自我對於周圍世界逐漸凋零的情感,加入皮革與銅器的手工溫度,奠定了 The Grey Green 講求自然植物、手做精神、對土地友善,以及永續生活的價值,將對於美的感受與人的關懷,如露水般滲透進心靈。

灰中帶點綠的成穩色調,是洪駿業在日本找尋永生花材時的靈光乍現,他在天然綠中,加入了一點手心溫度的成熟感,這也是店裡挑選日本手工陶藝家 Birbira 的原因,全手工捏製的陶器,不規則的表面保留了職人手掌紋路,「隨性的插上我們栽種的鮮花,簡單卻很耐看。」這份優雅同時展現在日本千葉的香芬品牌 APOTHEKE FRGARANCE 中,使用全天然大豆蠟與回收再製的容器,手工製成的藥草蠟燭,一點燃就能療癒身心的疲倦。

講究人與手工在創作裡的角色。以精準眼光完成了植物與器物的挑選,微微抬起頭,洪駿業環繞了陽光撒落的空間,「走進店裡,聞到的香味、聽到的音樂、品到的一口茶,都是 The Grey Green 的模樣。」曾多次來臺考察的他,吸收了臺灣開設選品店的精神,「每家店背後都有很強的理念,如此一來才能走的長遠。」就像店內飄逸的自然芬芳,即便散去也深植人心。

沒有本土花卉的澳門,在洪駿業四處奔走下,終於找到隱僻的農家願意嘗試種植澳門野生植物,作為與土地連結的起點。而熱愛澳門老味道的他,異想天開的找來全澳人都吃過的基伯麥芽糖,結合新生代手工甜點品牌 ROCCA Pâtisserie,量身訂製的甜點「Maltmory」,外型像陶瓷、內餡是牽絲的濃郁麥芽,口味則融入新鮮花卉與水果,結合 Maltose(麥芽糖)與 Memory(回憶)字根,這一刻,The Grey Green 完美詮釋了新舊交融的甜美滋味。「這裡的每個部分都是跟我所出生的地方相互連結,包裹著真實故事在其中,這就是真正的澳門樣貌。」

這天,澳門迎來初夏的雨季,雨水打落在窗前的葉子上,滴滴答答的清脆聲響,凝結了市中心原本喧囂的車流聲,吃著甜點喝著茶,恣意地將鮮花髓手擺放到陶器中,屬於澳門綠意的生活提案,在 The Grey Green 隨著雨滴,逐漸萌芽。

The Grey Green

地址:澳門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南灣 C-Shop
網址:www.facebook.com/thegrey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