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廖彥銘、攝影-林君燁 、圖片—林靖格、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微風從陽臺吹進屋內,窗邊風鈴應風響起,一陣悠閒,沒有周遭地區的熙熙攘攘,格子設計工作室所在的巷弄格外靜謐,就好比身處快速量產當道的年代,依然鍾情需慢工雕琢的工藝創作的林靖格。

大學讀的是工業設計,畢業後的林靖格,工作生涯走在許多設計人嚮往的道路上。不過,每天面對著電腦做設計,處理冰冷的3C科技產品細節,他發現,踏入工業設計業界達10年,「大家認同與追求,是新穎的產品外觀。對文化元素運用、材料特性探索和產品架構挑戰,沒有機會發揮。」無法帶來成就感,林靖格跟著感到力不從心,決定回到學校,讓自己接觸更自由的創作環境。

回到校園,他參與了工藝所的「工藝新趣」計畫,與傳統竹工藝師開始交流。林靖格表示,「這次經驗影響了我思考事情的深度,以及觀看問題的角度,讓我更加珍惜那些快被大眾遺忘的故事和技藝。」他重新用工藝設計思維,檢視現代人的需求,再以設計專業介入,為傳統工藝創造更多層面的價值。

離開了科技產業,林靖格投入竹子的世界,長期往返臺北與南投竹山,頻繁與竹工藝大師請益。2014年他創立了格子設計,隔年發表「領結椅」,開始聲名大噪。這張發想自領結造型的竹製座椅,將直愣愣的竹枝以超乎想像的弧度烤彎成型,充分展性竹子的材質特性,是林靖格與臺灣知名竹藝師林群涵的驚世之作,問世即引起國內外的媒體與買家的目光,也讓林靖格「極盡所能也要完成高難度作品」的堅毅態度,就此廣為人知。

領結椅(Bow Tie Chair):將竹片大弧度烤彎,運用交錯手法建構出座椅空間。

節盤(Joint Plate):以原始竹管兩端為軸心,剖成竹片,再以竹葉編法上下延伸編織成圓盤。

2017年,格子設計跨出竹工藝的領域,參與由臺灣創意設計中心與日本富山縣綜合設計中心舉辦的「日本精造×臺灣設計」工作營,和其他3組設計團隊前往日本鑄物之城富山縣高岡市,跨國交流研習,參訪當地多個金屬加工業者,跟隨當地職人學習銅與錫的鑄造技法。

在工廠中,「每位師傅有不同的專業分工,但相同的,是每一雙炙熱而專注的眼神,以及集體散發一股以自身專業為傲的氣勢。」林靖格說參訪的設計團隊實地體驗切削、打磨、拋光、鑄鎔,每一環節都讓人感動不已。他說,「鑄物工藝最珍貴的莫過其手感溫度,這是機器無法規格量產的。」就像日本民藝家柳宗悅所說的「手與機器的根本區別在於,手總是與心相連,而機器則是無心的。」

工作營最後,每個設計團隊需發表提案,林靖格提供的設計雀屏中選。順利與日本百年老牌「能作(NOUSAKU)」合作生產錫鑄模翻製的〈Snowflakes〉(雪花盤)。結合臺灣創意與日本傳統的美好結晶源自林靖格對日本的印象,「去日本旅遊或工作的時候,經常碰到下雪,每一場日本的雪景優美宛若童話世界,所以選擇以美麗的雪花晶體為設計主題。」他分享,日本設計,不會擷取元素後直接套用,皆是以更高的精神層面來思考設計,故林靖格不使用複雜的雪花結晶,而是採用可以無限延伸的六角形。
雪花晶體可以分割為7格六角形空間,每個六角形由3個菱形的面拼接而成,菱形相接的點向下設計成為凹槽,上頭成為7個可放置物品的空間,放在桌面會因高低差而讓盤面產生懸浮空中的錯覺,彷彿在空中飄灑的白雪。應用錫的銀色原色,以及自然反光的物理特性,呈現有如白雪晶瑩的聯想。

日本金屬工藝工廠裡,每件金屬製品的製程可拆解為一個個步驟,像極了工業生產線上的關卡,不過皆由工匠職人親手執行,細心呵護著代代相傳的高超技術,包含其中的智慧、傳統與精神。日本人面對傳統工藝,選擇「導入設計思考,發展自有品牌」,林靖格對於這樣的思維,與其說是欣羨,更是無比的尊敬,「這種模式不僅將傳統產業升級為精緻工藝產業,也成功讓現代人能體會最原始的器物溫度。」

林靖格說,文化是人類生活的總和,臺灣從過去到現在持續受到日本文化影響,使得彼此的思想高度與生活習性頻率相近,這次的設計工藝媒合經歷,讓臺灣創意與日本傳統結下美好的緣分。回過頭來,他盼望臺灣能有更多的傳統工藝轉型,加入新一代的活力,使得精良工藝技術得以延續。最後他透露,〈Snowflakes〉只是個開端,目前已與能作有其他設計合作案,未來也樂見透過富山縣綜合設計中心,觸及更多精良的日本工藝技藝。


完整報導內容,敬請參閱《秋刀魚》第22期〈台日恋愛LOVE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