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林君燁
臺灣設計品牌「黑生起司」的工作室座落在新竹一條安靜的日常的街道上,地面一樓的黑色鐵門半拉開,包著什麼的厚紙板箱、層架散落,藝術設計總監Vii和執行長CAM就在樓上工作。空間裡的每一個物件幾乎都是黑生起司,大至整套俐落桌椅,小至一只白瓷杯。一身黑的Vii笑說一開始家裡才是工作室,樣品和瑕疵品堆滿牆,每次有前輩說想來拜訪,只好帶他們回家。
自創品牌前,兩人都在大日商公司,求學時期也頗受日本的極簡風格影響。兩人第一次旅行的地方也是東京。CAM既負責製程也設計,是兩邊的橋樑。設計的特點是非常了解材質、也愛挑戰材質,因此製造的廠商從南到北,「如果你是一個只畫畫的設計師,實際生產過程就無法跟師傅充分討論,很容易就被打槍。」設計離不開生活,Vii和CAM異口同聲,說自家設計都在傳達生活經驗裡的溝通,黑生起司的核心「共生情感」,原來就是人與人互動之間,產生的共鳴。無論是製造端的師傅、設計商品的購買者或帶著需求找上門的客戶,黑生起司的設計都要和他們產生同感、發生關係。
2012年剛創立的黑生起司推出果皮杯,當時展出的時候只做了6個杯子,瓷杯上刻著不同水果的果皮紋路。生活中常把果皮順手當做吃果肉時的容器,Vii擷取特定手感記憶轉化成杯。現場有人想買,登記了名字,預購大熱,誰知因為工序複雜,只好硬著頭皮往下。「有一個客人很堅持就是喜歡這個商品,一定要等到果皮杯,支持我們。」一個瓷杯遂變成一種牽絆。很多人因為這組立體紋路瓷杯對黑生起司有了第一印象,其中包括日本玻璃工藝老牌「廣田硝子」的主理人。
玻璃在日本是屬於春天的。大和民族使用的材質和時節息息相關,陶瓷是冬天,夏天有薰香有風鈴,玻璃叮叮噹。黑生起司和廣田硝子合作的「小飲盛食 WAYOU 」,磨了2年,今年春天正式在北國走展亮相。以往多是日本設計、臺灣製造,墨田區計畫翻轉過往經驗,輸出臺灣設計。「其實我們一直知道『廣田硝子』。」兩人都是熱心工藝的設計師「廣田先生對我們的印象就是『怎麼會有人在陶瓷上做這麼複雜的事』?」
臺日雙方的合作於是在對彼此的好奇中展開溝通。「小飲盛食 」從臺人日人的夏日狂熱出發,發現日本冰內斂,好料習慣雪藏在內,而臺灣挫冰大開大闔,配料富足視覺飽滿。喫冰文化是臺日共同經驗,黑生起司於是向廣田先生提議做冰的食器。
「小飲盛食」系列三個大小不同的玻璃器皿不只吃冰,近似蕎麥豬口杯的尺寸也能盛裝日式涼麵沾汁,最小巧的一個可以是臺式煉乳淋醬,轉過身當然也能和日式飲酒文化裡,喝烈酒的習性互相呼應。廣田先生幫小飲盛食命名的英文 WAYOU 正是「和洋」之意,無論是在日本的外國人或者在國外的日本人,都能輕鬆地使用這套玻璃食器,保留自己故土飲食記憶的同時,也偷渡一點他方的膳食日常。
辨別玻璃是人工吹製或者機械製造的關鍵點有二:有無接縫和玻璃是否均厚,機器做玻璃,連接處常有細線,也沒辦法同時有薄厚。Vii和CAM去過墨田區的現場兩次,CAM說日本的工作習慣是追根究底,現場很重要,對製程有透徹理解,設計才有辦法找到突破口。製作小飲盛食必需先吹出一個大圓球,再去裁切,容器口從厚到薄,人工調整厚度要先加熱到上千度的熔融狀態,在玻璃中表現出手感,需要倚靠老師傅的吹製經驗,非常不容易。
傳統的老職人還在,年輕人少,製造業的工廠現況皆如此,因此催生出墨田區和臺灣設計師合作的企畫。透過設計讓傳統產業重新回到生活之中,「小飲盛食」放在年輕的家居空間也很自然,黑生設計結合廣田技法,Vii和CAM都中意的「大正浪漫」白色直條紋讓老玻璃現代感十足,去年更一舉拿下臺灣的金點獎(Gloden Pin Award)。
設計師的媽媽是設計師的設計師,從小到大,Vii的髮型都是專業美髮師媽媽剪的,兩人的工作室跟媽媽的理髮店在同一條街。直到黑生起司做了第一個果皮杯,拍照需要釋迦,Vii想到外公家好像有一棵釋迦樹,問了之後才被教育那根本不是釋迦的季節。果皮杯從此幫「做設計的」在長輩之間找到溝通的立足之處,「這也是黑生起司和爸媽之間達成的一種『共感』吧。」
在這個大家自己種菜自己吃的街區裡,黑生起司開始拓展家居系列,其實兩人的「做設計」都是從室內設計開始,寬敞的工作室二樓,線條別出心裁的桌椅是新的打樣產品,今年的Vii和CAM也打算繼續嘗試更多不同材料,一邊往更大一點的家居用品邁進。有一天也許可以設計一整棟飯店,做全盤的空間營造,就跟才剛搬來不很久、現在仍在慢慢塑形的黑生起司工作室一樣,未來,如果可以有一個旅館都放滿恰到好處的黑生起司,那就太好了。
完整採訪內容,敬請參閱《秋刀魚》第21期〈大人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