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書櫃是人個性的延伸,書店便是店主閱讀喜好的具象空間,從選書品味到陳列風格,如何像一道和諧的料理味道平衡令人滿足,便是其功力與魅力。根據地域不同,書店也有不同臉孔:吉祥寺與西荻窪的氣質、南青山的前衛、神保町的古意,即使今日線上購書無礙,認識一座城市或許可先從逛書店開始。
若說書櫃是人個性的延伸,書店便是店主閱讀喜好的具象空間,從選書品味到陳列風格,如何像一道和諧的料理味道平衡令人滿足,便是其功力與魅力。根據地域不同,書店也有不同臉孔:吉祥寺與西荻窪的氣質、南青山的前衛、神保町的古意,即使今日線上購書無礙,認識一座城市或許可先從逛書店開始。
原本藝文活動蓬勃的東京在過去三年略顯黯淡,不過疫情卻也讓展覽型態悄悄地改變,像是展演線上化的加速,縮短了交流的距離使關注度成長,這些都始料未及。走逛多次大型定番美術館的你,東京還有這些更小、更有特色的藝廊等著你探索!
日本玩具產業蓬勃發展,在許多收藏愛好者心中,古董玩具店是絕對迷人的所在,這些代表某個時代的迷人產物類別五花八門,美系、昭和,軟膠、超合金,分眾了擁護者們,店家的的選貨也因此有各自個性。然而由於數量龐大,許多玩具的背景知識還散落在書本文獻、玩具店店員的腦中,若你也喜歡老玩具,就不能不走進這些玩具店與之相遇!
日本樂迷的品味流派之多,分類細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因此唱片行的選樂風格很能展現各自個性,品味鮮明、樂迷黏著度也高。許多店的唱盤包裝上都有小小的推薦文字,想像店主一邊播音樂,用感性和理性交織的溫度感寫下它們。要如何在沒有海外音樂人和樂迷的時期玩出更多新鮮感?不只是音樂本身, 還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各個場館和音樂人之間的連結比以往更緊密,原本老字號的 live house 開始嘗試新的可能,無論是展開與藝術的跨界合作、在自主企畫中加入更豐富的節目內容;年輕音樂廠牌在企畫上也充滿玩味和實驗性,讓聽音樂這件事情變得有趣又時髦。
東京的面貌每日都在快速代謝,這個城市中建築師們不斷挑戰新可能。本來為了迎接2020年奧運緊鑼密鼓敲敲打打的東京建築們,因為疫情咚得一聲突然變得緩慢,過往只有工作的日本人,變得懂得為自己留下一些空白的日常空間。建築好像也是,多了溫和的曲線與親近自然的樣態,只要你靜靜地體會,就能感受到溫柔地空白所帶來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