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珈綺、圖片提供—鄭弘敬
依然熱愛日本的理由
對於臺灣而言,日本是難以抽離的存在,無論是生活風格、文化風潮或是精神意識,日本的影響都如同空氣般滲入臺灣社會的肌理之中。《秋刀魚》的十週年紀念特輯,復刻 2014 年「好想認識的100 種日本」創刊號題材,不過這次不再是不可不知式的介紹,而是以更去蕪存菁的方式呈現日本文化底蘊,在音樂與漫畫中提煉出「重新詮釋的能力」與「創造世界觀的能力」,在造型風格、設計語彙與卡哇伊文化中呈現那些已經寫入血液裡的日式美學觀點,同時也觸及情慾風俗、搞笑文化及對於 B 級執著的日本社會意識,從中再一次盤點我們所著迷的 100 種日本。
── 每一個切角,都是無論過了多久依然讓我們喜愛日本的原因
依然熱愛日本的理由
寫入血液裡的日式美感
所謂「日式」工藝、設計、造型⋯⋯,在臺灣凡觸碰到美感之處似乎都有日本的一席之地,無論是「日系」影響我們的審美思維,或是內化日本喜好後的臺式眼光,都不知不覺成為日常風景。
談到日系攝影,藍藍、亮亮、捂著一層空氣感的畫面自然在腦中顯影,曾幾何時這樣的畫面在臺灣被稱作日系,並作為一種風格受到效法。好奇什麼時候這種空氣感攝影風格,是如何滲透到臺灣人的血液之中,於是找了曾經赴日學攝影、今往返臺日的寫真家鄭弘敬一邊聊一邊梳理,究竟空氣感日系攝影是什麼樣的存在?
魚:身為臺灣空氣感攝影家代表,會介意被說是日系嗎?
鄭:我不會很在意,因為臺灣接觸攝影的來源不是日本就是歐洲,如果風格既不歐美,又不同於典型的臺灣攝影的話,就容易被歸類為「日系」。我覺得「被歸類」某種程度也是因為大家可以理解你的東西。
其實是臺灣衍生種
魚:日系風格攝影從何而來?或者說有所謂日系攝影這件事嗎?
鄭:先不論攝影,早期提到日系,大家可能會覺得是比較有禪意的、wabi sabi的,尤其陰影在日本的文化裡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現在這樣的風格對大家來說反而偏中國感。直至這十年,亮亮的攝影好像作為一種對陰鬱生活的反動,大家開始嚮往充滿陽光、空氣、水的風格。當然,在日本沒有所謂「日系」,就像去美國菜單上看不到美式咖啡,「日系」這兩個字已經成為一個「臺灣衍生種」了,比如壽司到了加州會放酪梨一樣。
魚:所謂「臺灣衍生種」,是被哪些日本攝影師影響呢?
鄭:從川島小鳥《未来ちゃん》開始,日本攝影開始在臺灣大眾心中留下印象。到了將空氣感呈現的淋漓盡致的濱田英明時,這種日系的「空氣感攝影」在臺灣被發揚光大,藍藍、亮亮的風格攝影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此之前還有Takashi Homma,雖然沒有受到大眾認識,但他將私攝和主題性攝影結合得很好,臺灣的攝影師應該很受他的影響。
空氣感從何而來?
魚:日本的攝影為什麼常讓人一眼就覺得是日本人所攝?原因是什麼?
鄭:其實環境本身就不一樣。因為緯度的關係,高緯度的地區可以拍攝的時間很長,臺灣到了下午兩點陽光還是在頭頂,不像日本的光的角度過了中午馬上就變斜了,且時間很長,能拍到好照片的時間就比臺灣長很多。另外,天空顏色也不同,像夕陽下日本的天空會出現紅紫色漸層,臺灣則偏橘黃;白天時日本的藍天是淡淡的淺藍,不像臺灣那麼深藍。
若從技術層面來說,為什麼他們總是能拍出「空氣」,很大的重點其實是靠「逆光」拍出來的,讓亮部爆光,陰影深,人的皮膚看起來就會比較柔、少紋理,所以很多很多攝影師挑光時,幾乎不會用正面光。
魚:所以空氣感攝影就是藍藍亮亮的嗎?你同意嗎?
鄭:我覺得關鍵在於拍攝時是否有「生活」的意識。這種空氣感不僅來自畫面的明暗,還在於能否捕捉日常氛圍,透過影像傳達對生活的細膩感知,讓他人共鳴。而在臺灣,拍攝時的視角往往很photogenic,著重於把景物拍得漂亮,卻較比較少真實的生活感。
談到生活的意識,以我自己為例,在日本學攝影時有幾種風格比較盛行。除了議題紀實,還有專注於當代主題的拍攝,如團地和love hotel,以及像石田真澄拍她的學校生活,我也是偏向這種的生活紀實類。啟發我的是美國攝影師William Eggleston,當時在日本看了他的展覽大為震驚,震驚的點是完全不知道他在拍什麼,只是拍親朋好友,為什麼可以在美術館展覽。在此之前,我認為好照片必須有明確主題。當然他的照片也是有其時代脈絡,世界大戰後,彩色攝影也出現了,和平的氛圍之下,許多人開始覺得紀實攝影太沈重,轉向拍攝日常生活。他的作品就展現了一股天真無邪與好奇心,就像用小時候視角看世界。
空氣感攝影是對閃亮生活的追求
魚:空氣感攝影這種臺灣衍生種風格,完全算是臺灣自己的詮釋?
鄭:我覺得是整體大環境共同塑造的結果。為什麼我們看得到濱田英明的照片?是因為廣告和雜誌用了他的照片,這種風格被廣泛運用後,讓大家逐漸認為這是「日系攝影」。因此,並非一位攝影師瘋狂拍某種風格,風格就能成形,背後還有客戶的偏好和代理商的選擇,讓風格被推廣開來。我也覺得能拍攝空氣感攝影的臺灣攝影師很厲害,儘管拍攝環境有限,卻仍然努力透過鏡頭反映出對那份閃亮生活的憧憬。
魚:你沒有那份憧憬嗎?
鄭:我是藉由生活在苦難之中,才能掌握一些閃亮瞬間的受身菩薩。(愛開玩笑!)
欲觀看完整內容,請購買 第45期〈好想認識的100種日本(2024)〉٩(●ᴗ●)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