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林珈綺、文字整理—許伊辰、攝影—鄭弘敬
熱情出演—勇勇、特別感謝—BEAMS TAIWAN、服裝—all by BEAMS TAIWAN
依然熱愛日本的理由
對於臺灣而言,日本是難以抽離的存在,無論是生活風格、文化風潮或是精神意識,日本的影響都如同空氣般滲入臺灣社會的肌理之中。《秋刀魚》的十週年紀念特輯,復刻 2014 年「好想認識的100 種日本」創刊號題材,不過這次不再是不可不知式的介紹,而是以更去蕪存菁的方式呈現日本文化底蘊,在音樂與漫畫中提煉出「重新詮釋的能力」與「創造世界觀的能力」,在造型風格、設計語彙與卡哇伊文化中呈現那些已經寫入血液裡的日式美學觀點,同時也觸及情慾風俗、搞笑文化及對於 B 級執著的日本社會意識,從中再一次盤點我們所著迷的 100 種日本。
── 每一個切角,都是無論過了多久依然讓我們喜愛日本的原因
依然熱愛日本的理由
寫入血液裡的日式美感
所謂「日式」工藝、設計、造型⋯⋯,在臺灣凡觸碰到美感之處似乎都有日本的一席之地,無論是「日系」影響我們的審美思維,或是內化日本喜好後的臺式眼光,都不知不覺成為日常風景。
日本服飾產業發展成熟且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成為全球時尚文化的重要輸出國。在臺灣許多喜愛穿搭的人也都是看著日雜、日潮長大,其中包括任職於日本服飾品牌BEAMS的公關Wawa與店長李欉晏。
魚:在日本的影響之下,你們的穿搭風格歷經了哪些變化?
Wawa:高中時我很迷裏原宿的Y2K風,後來喜歡上帶有碎花和草帽的森林系風格。到了大學初期,為了追求成熟感,轉向偏簡約的無印良品風。之後開始嘗試古著混搭,就一直到現在。
欉晏:我高中時日本的裏原宿風格也很流行,像BAPE、藤原浩的聯名鞋等。到了大學接觸日雜後,開始學著用平價單品模仿日雜配色。那時民生社區開了BEAMS,周圍聚集了許多日牌,雖然買不起,但很欣賞店員自由地穿搭,常和同學去逛。後來退伍進了BEAMS工作,才慢慢摸索出適合自己的風格,現在偏向美式休閒的日常穿搭路線。
日本人的造型小心機
魚:日系雖然不局限於特定風格,但是否有某些技巧特別值得參考?
Wawa:我覺得日本人很會用飾品點綴,講究「少而精」,不是每個部位都要裝飾。我喜歡粗獷感的飾品,但如果想要偏日系的感覺,可以試試與自己風格反差大的誇張配件,增添層次感。此外,他們因為很注重整體感,妝髮細節像濕髮或造型抓髮也能提升整體氛圍。
欉晏:沒有所謂固定的「日系」,只是日本人擅長吸納各種外來風格並與自身風格融合。像美國的常春藤學院風來到日本後,被詮釋得更完整,變得更貼合日本的審美與版型細節。關鍵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身材和氣質,選擇適合的風格,而不是一味模仿。
耳濡目染的時尚品味
魚:不只是技巧,日本人對造型的追求,以及蓬勃的時裝、美容產業也造成本質上的差異,你們可以分享看看日本朋友對於造型有多講究的例子嗎?
欉晏:我之前去日本出差和店員聊天時,才得知他們從國中就接觸古著店、開始會到各個潮流聚集地尋找自己適合的單品。因為日本的服裝產業太盛行了,下北澤、中目黑、原宿、澀谷、 高圓寺⋯⋯,任何人都可以在各個年齡階段去尋找自己買得起的衣服,選擇遠遠比台灣豐富,所以我覺得環境、同儕和價值觀的差異,也是我們很難追上日本的原因。
魚:談到古著,對服裝有所涉略的人,對古著的了解似乎也是不可少的。可以請你們分享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古著的嗎?
Wawa:大學上通識課的時候,整間教室大概兩百多個人,有一個戴著貝雷帽的學姊就是特別突出,所以我就開始去研究她的穿搭。後來發現怎麼找也找不到一樣的款式,才發現他的單品大多是古著,但當時古著店在台灣並沒有這麼普遍,一直到有機會去日本之後,才真正踏入下北澤、高圓寺這些雜誌上的古著聖地。老實說,看到古著跟新衣有差不多的價格還是常常下不了手,不過會抱著尊敬的心看待這些商品,之前在商品提案的時候,也會加入一些曾經看過的古著細節元素。
欉晏:是大學看雜誌的時候,日雜經常收錄素人特輯,捕捉並介紹路人的穿搭,是從上面「Vintage」的標籤,第一次認識古著。有一次逛街時,看到店員穿著一條版型很好看的綠色褲子是「美軍公發款」,回去後馬上開始研究,才知道原來古著在日本非常流行,而且有很多服裝的源頭都是古著,例如那條美軍公發款是越戰時期的M65軍褲。我覺得研究古著就像是在閱讀歷史書一樣,因為什麼樣的背景,所以選擇什麼樣的布料、版型,都是可以追本溯源的。古著有時候甚至比新品還要貴,一件領口很啷的短袖竟然賣五千塊,但或許它是1940年代在夏威夷出產已停產的絕版藝品。日本的古著店更是有趣,每間店都有自己的特色、每個古著的支線都有獨立的專賣店,像是1990年代的專賣店、軍裝古著店、單寧古著店、街頭品牌古著店等,現在有越來越多台灣人喜歡古著,可是對古著的想像還是比較既定。
日系風格是一門關於轉譯的學問
魚:所謂的「日系風格」,或是是多層次、或許是有古著的融合,那你們喜歡的日系風格是怎麼樣的?
欉晏:在日系的品牌工作久了之後發現,彼此喜歡的日本採購、店員,都不能用一種特定的風格概括,所以我覺得自己追求的不是一種風格,反而是有沒有藉由穿搭來呈現自我。我知道的日本人比起既定印象那種乾淨、簡約的日系風格,反倒比較偏歐美的風格,他們很擅長將國外的流行轉譯成屬於自己的樣子。像是BEAMS的很多單品,其實都是借鑑於歐美的風格,但是推出的是符合亞洲人身材比例的版型,所以也不會被定義成歐美或日系,就是屬於BEAMS的風格。
Wawa:我的話,我覺得「整體感」好像是最重要的,包括妝髮和配件。如果全身上下都是很突出的單品,卻沒有達到平衡的話,反而會有種凌亂感。
魚:在臺灣很多人都喜歡所謂日系,你們怎麼看這樣的文化?
Wawa:在臺灣,女生經常從「紗」這個材質或KOL推薦的日牌神衣褲等入門。但如果只跟著別人穿什麼,可能會錯過探索自己風格的機會。
欉晏:大家一定都是從模仿開始,我自己也是,不過現代人很常想要不用讀書就考一百分,看風格照片,快速收藏自己喜歡的搭配,卻沒有深入了解背後的脈絡,就很容易穿得四不像。像古著,每件單品都有歷史,什麼樣的衣服適合搭什麼都有原因。如果願意花心思研究衣服的背景、理念和設計細節,或許就更容易找到屬於自己的穿搭風格方向。
學習穿搭是一件好玩的事!
魚:有沒有推薦的吸收知識管道?
欉晏:日本有很多專門的穿搭雜誌,例如針對皮衣、軍事風或丹寧都有深入介紹的刊物,了解單品的歷史會讓穿搭更有趣。有時翻一翻會發現:「原來我上禮拜排隊買的球鞋三十年前就出過了!」
Wawa:我蠻推薦和店員交朋友的耶!有些客人剛開始找不到自己的風格,但和店員聊幾次後,變成能一起討論時尚的朋友。歡迎來BEAMS試穿,不用有壓力!
欉晏:沒錯!BEAMS的店員通常不會以銷售面推銷,我們給客人很大的空間。我覺得自己一個人研究穿搭有時真的蠻孤單的,如果能找到一群同樣喜歡時尚的朋友,從中激發新想法,一定能讓穿搭變得更有趣!
欲觀看完整內容,請購買 第45期〈好想認識的100種日本〉٩(●ᴗ●)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