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圖片提供-明太子

從臺灣獨立的單身女性,到邊接案邊育兒的東京人妻,歷經不同階段洗練,橫跨臺日女性20至40的家庭情感,究竟是場「羈絆」還是「機緣」?我想這是所有女子永遠的課題。

DSC07018.jpg

20代,我理想中的「完美女生模樣」


20代的我,大學後得到夢想中的編輯工作,賣力地投入工作、自信地談戀愛、鞋櫃裡擺滿充滿氣勢的高跟鞋。不管是拍攝、記者會,或是印刷廠熬夜看印,每分每秒都是我理想中「完美女生」的模樣。當時心中最常出現的一句話就是:「身為女性真是太好了!」經濟自由加上工作內容有趣,覺得自己當時活得理直氣壯的。

和喜歡的朋友黏膩膩地來往,不開心就大吵一架。現在回想起來,這或許就是20代女生的特權吧!而臺北熱血生活的自己,也給了30、40代的我許多養份。


30代,在東京練習擺脫「隱形的羈絆」


後來,在戀愛中大跌了一跤,加上驚覺工作能力不足,就逃跑去倫敦了。英國充飽電後,2011年時意外地跟著日本先生來到東京。初到東京的我相當錯亂,小心翼翼地摸索著與人來往的安全距離,感覺自己開著一臺大車在東京小巷穿梭,四處碰壁。「妳最好學會行事低調一點,免得在日本招來厄運。」日語學校老師說。「都已經是已婚身份了,為什麼還想出來工作?」面試工作時,好幾次得面對這樣的提問。

如今回想不免莞爾,在東京發現美好事物時,感謝自己被磨得纖細敏銳的觀察力,像是獲得了顆微焦鏡頭。但也免不了神經過細的時刻,總會下意識地把自己裝進「溫順的日本女性」模板,落入了某部分日本社會的價值觀圈套中。等到在東京重拾編輯採訪工作,結識幾位日本女性朋友後,深感自己應該與她們肩並肩、共同突破過往社會給女性的框架,而不是忙著把自己塞進不適合我的日式舊思維裡。

1.jpg
4.jpg

40代,我與日本的「絆/きずな」


成為母親後,與日本有了密切的磨合機會,也因此與日本生出更多葛藤般的「絆」。

跟著孩子在各類型保育園打轉,認識了自己開店做生意的媽媽、專職家庭主婦,以及各種工作型態的母親。發現每位女性所呈現的模樣,除了是自己的選擇,也可能是順應當下生活最適合她的求生方案。

好不容易融入日本媽媽社交圈裡,而身在其中才領悟「距離感」是一種保護自己與別人的方式。一度以為母親身份會讓我的日本職涯畫上句點,一番波折後,沒想到我也成為一個「早上騎著電動腳踏車送小孩上課,工作完畢再帶著小孩到公園玩」的接案媽媽。在東京生活屢屢碰觸現實,不斷去找出因應方式,這樣的輪迴讓我變成一隻軟殼蟹——有時選擇展現柔軟,戰鬥時戴上盔甲,而自覺思考太僵化時就褪去過硬的外殼。


10年日本,在生活中窺見的女性角色轉變


10年前電車上還會大辣辣地張貼情色週刊封面海報,10年後當公眾人物發表貶低女性的發言時,大家會立刻說:「都什麼年代了!竟然還作這種發言!」

打開電視,看到東京知事小池百合子穿著帥氣套裝發表政見,有愈來愈多女性得以參與政治、看到路上有許多興建的保育設施,愈來愈多爸爸願意為育兒付出,最近更時常聽到新聞報導關於「日本夫婦別姓」法案的報導,不少日本女性希望結婚後仍保有自己的舊姓氏。住在日本的10年間,默默感受到女性角色在日本社會的改變。

DSC02409.jpg
DSC02597.JPG

每時每刻,「絆」與「羈絆」的一體兩面


從單身到擁有家庭,經歷不同心理狀態與身份。但此刻還是覺得:「身為女性真是太好了!」喜歡和臺灣朋友的熱情羈絆;也喜歡與日本友人慢慢認識的速度;喜歡以前踩高跟鞋奔走的日子;也喜歡在工作與育兒生活中忙碌穿梭的自己。日文中的「絆」與中文的「羈絆」有不同的意涵,但看似束縛也可能滋長出美好。每個面相都是我,是我與那個年紀、地點、際遇最美麗的絆與羈絆。

(圖片提供/日本觀光局)

(圖片提供/日本觀光局)


明太子_作者頭貼.jpg

明太子

日本在住作家、部落客。曾任女性流行雜誌編輯,與日本先生定居東京已10 年。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以及忙著打怪的4歲兒母親。(攝影/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