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東龍、攝影提供—everydaylifestylist、渋谷区宮下公園

原本預計 2020 年登場的日本新建築、新空間,在年度伸展臺上因疫情而亂了節奏。雖然少了歡呼聲 和鎂光燈的聚焦,但還是有建築空間異軍突起,其亮點不單只是建築本身,還與時代、環境產生對話,迸發出新的可能。這次在數個建築中挑選出三個值得關注的空間場域,期待疫情結束後,能直奔日本去感受這些須「沈浸式」體驗的建築空間。


東京空中漫步—宮下公園MIYASHITA PARK

・傍晚坐擁在人潮與車流中的宮下公園。

・傍晚坐擁在人潮與車流中的宮下公園。

・位於頂樓的多功能運動設施空間,滿足年輕族群新型態生活需求。

・位於頂樓的多功能運動設施空間,滿足年輕族群新型態生活需求。

原訂6月啟動的〈MIYASHITA PARK〉順延1個月終於開幕了,其前身是1953年的「渋谷區立宮下公園」,也是東京最早的屋頂公園。位於山手線的渋谷站與原宿站之間,為了解決耐震問題在三井不動產的協助下重新整修,佔地3250坪的長條形空間,規劃4層樓,兼容公園、商業空間、飯店等複合型機能設施。

1至3樓的設施作為商場空間,名為「RAYARD MIYASHITA PARK」,共有90間橫跨餐飲、精品、咖啡、書店等店鋪,其中有7 間「日本初上陸」的店家,包含文具、巧克力、T恤、料理、飲品和快閃店等特色店家。此外一樓的「渋谷橫丁」是來自日本各地鄉土料理且熱鬧氛圍的美食攤位。

頂樓RF除了1000平方公尺的綠地廣場之外,還設有滑板場、攀岩牆、多功能運動設施,營造出自然與自由的都會氣息,而劃過天空的頂棚弧線是作為植物攀爬載體,也許下回造訪時已經爬滿了綠意成為綠色天篷吧!另外,從頂樓公園可以連結到旅館〈sequence|MIYASHITA PARK〉的4樓空間,這是三井不動產以「次世代型」的生活旅館作為開發品牌,裡頭也是一間小型美術館,隨處可見與「The Chain Museum」的常態性合作,展出藝術家的作品。


不只買咖啡,更買咖啡館情調—BLUE BOTTLE COFFEE 港未來 CAFÉ

BLUE BOTTLE03.jpg

2020年9月開幕的橫濱「BLUE BOTTLE COFFEE 港未來 CAFÉ」店,位於港未來21區內最大商場「MARK IS港未來」的1樓一隅,且保有空間的獨立性。大片落地的玻璃帷幕結合半露天的空間,不僅坐擁橫濱的港口情調,還降低病毒感染的疑慮。 

此次由芦沢啓治與來自哥本哈根的設計工作室「Norm Architects」組成團隊,聯手打造咖啡館環境。在方形又帶點工業感的硬質空間裡,大膽使用過去少見的圓弧造型,像是吧檯、桌子與球燈照明,柔和空間裡的線條;家具則以木頭作為主要的材質,而空間圓柱下半部以棉麻線纏繞包覆,細節處多見溫潤手感。

而且這次港未來店與日本木製家具品牌「Karimoku」合作,以「KARIMOKU CASE STUDY For BLUE BOTTLE COFFEE」系列推出3款不同形式與舒適性的座椅設計,除了充分融入店內環境外還提供大眾購買,讓店內的咖啡香混搭著無垢木製手工家具,即便無法外出也能在家中享有藍瓶咖啡館的悠閒與自然氣息。

・圓形的吊燈、圓形桌、再搭配上特製的圓形椅,可愛的樣貌讓人不禁想帶一把回家。

・圓形的吊燈、圓形桌、再搭配上特製的圓形椅,可愛的樣貌讓人不禁想帶一把回家。


承載京都今昔之美的新器—「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挑高的米白大廳為館內的中心位置,無論向上或往下行走,皆由此作為起點。

・挑高的米白大廳為館內的中心位置,無論向上或往下行走,皆由此作為起點。

曾去過「京都市美術館」的話,對於前面的赤色大鳥居應該印象深刻,而現今介於美術館本館建築與鳥居間的位置,經由建築師青木淳與與西澤徹夫共同合作進行翻新,於2020年5月重新開幕,且由青木淳擔任美術館館長。

從冠名的京瓷廣場走近1933年建造、具有帝冠建築樣式的本館時,會發現下方多了一層「玻璃彩帶」(GLASS RIBBON),為80幾年的建築注入嶄新的層次,成為連結館內新的接口,往內走則是美術館商店與咖啡廳區塊。另外,館內還增建大階梯從地下連結到1樓本館中央,成為挑高16米的白色大廳。除了貫穿東西玄關的「東山CUBE」與借景東山的日式庭院;也連接起南北中庭的「光之禮堂」和「空中庭院」,更垂直承啟,承接2、3樓的展廳並通達地下1樓的樞紐位置。

鋪設大理石與馬賽克磁磚的本館裡有了新血「玻璃彩帶」,而原本位於東北隅作為收藏的舊庫房,現今則成為展出當代藝術為主的「東山CUBE」,翻新的建築裡新舊交錯,意義上更乘載了歷史通向未來。


更多完整內容收錄在〈參拜!日本令和的108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