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吳佩珍 X 演員 葛西健二

先生せんせい臺日文學講座正式開講

秋:臺語與日語最初如何相遇呢?

吳:在臺灣的臺語和日語有相會之初,最主要就是殖民地後才蓬勃發展,可是早在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前,「日文」最早是跟臺灣原住民的族語相互接觸,也就是1874年所謂「牡丹社事件」(註1),當時日本人和原住民軍事上的衝突,語言上卻為了解彼此(敵情)而產生了交流。當時臺灣尚未出現統一語言,包含福建與廈門mix而成的臺灣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等,日本殖民時期的日語教育正好成為當時不同族群間的溝通語言。

臺語大量出現在日本文學中的使用方法,就是「俳句」。因為俳句五七五,字很短,是日本晚期典型的韻文形式,俳句之所以稱「歲時記」,是因為其文學形式規定每個季節的風物、食物、植物等,必須放到韻文裡頭,既然日本人來到臺灣,「俳句」就成了最快入手的文學形式,50年的時間累積下大量對臺灣風物與四季變化描繪的詞句,以黃靈芝所著的《台灣俳句歲時記》為例,裡頭如「蓮霧」(lián-bū)、「鳳梨」(ông-lâi)等物產,片假名標註的都是臺灣話,攏系用臺語唸欸。

台灣俳句歲時記

葛西:俳句是最直接快速感受到土地的溫度的文體,因為我父母親滿喜歡俳句,也喜歡臺灣文化、歷史,當時知道我在臺灣生活,還買了這本《台灣俳句歲時記》寄來臺灣給我,比如看到「木瓜」,就想到「喔,木瓜好像就在樹上面!」可以很容易想像的到屬於臺灣的「南國異象」。老師現在還是有人在臺灣寫俳句嗎?

吳:有,還是有俳句會。例如說你搭淡水線經過士林劍潭,會看到曾受日本教育的歐吉桑、歐巴桑,剛去北投參加俳句會回來,在捷運上用日語聊天。可是這兩年,日本教育時代的人們年紀漸漸凋零,像這樣的現象會越來越少。


秋:臺灣人常用的日文習慣為何?

吳:像我這世代的祖父母或是爸媽,很多人還是用日文名字。例如說像義雄(よしお),我爸是正雄(まさお),姓氏使用臺日mix的現象也很明顯,例如陳先生稱為「chin桑」(ちゃん),那是上一輩習慣的講話方式。我的祖父母輩在臺語裡頭還會大量使用日語單字,會抽煙的人就會說,「哩嘎挖他巴摳迸ㄊㄟ來(把我把菸灰缸拿來)。」可是問題是現在日文叫灰皿(はいざら),煙草盆(たばこぼん)反而是古老的用法。所以年輕一輩日本人可能就聽不太懂,反而呈現很有趣的現象。


秋:對⽇本人的感受而言,臺語是什麼? 

葛西:喜歡,又有安全感!雖然歷史背景不相同,但「國語與臺語」的關係對日本人來說,比較接近日文的「標準語與方言」的關係,尤其臺語與關西腔的聲調讓我覺得像,比較有「Local」的味道(是好的意思喔!),所以聽到臺語給我奇妙的「安全感」!不過很久以前在語言學校學過「3天」的臺語,覺得太難就放棄了,後來發現現在日本的「臺語教材」越來越多,這是17年前剛來臺灣所沒有的內容,讓我感覺時代的變遷,是種微妙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