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趙卉加、攝影—蔡昀儒、插圖—Lynette Lin

位於長野縣西側的上高地,正巧座落於關東與關西中央的上方,在地圖上連成完美的三角圖樣。上高地群峰繚繞,彷彿是大自然精心設下的結界,隔絕世俗喧擾、遠離凡塵紛囂,如此神聖靜謐的領域,尤其是大地饋贈人類最美好的遺世瑰地。

1888年,英國牧師Walter Weston在當地導遊上條嘉門次的陪同下,步步登上上高地周圍山峰,並將沿途經歷濃縮成《日本阿爾卑斯的登山與探索》一書,以文字向世界宣告著「日本阿爾卑斯」的壯麗美景,不僅獲得「現代日本登山之父」之美名,甚至為了感念其對高山文化的貢獻,在每年六月舉行的威斯頓祭,吸引來自各地登山者慕名,以山腳為起點,集體步行10小時的路程直到上高地的威斯頓碑前。

如今上高地褪去了天然的崎嶇,親和地敞開雙臂歡迎旅人的到來。吸入一口純淨精華的高山氧氣,讓人不禁相信自然即為一種信仰,擁有洗淨世間煩雜的力量。


上高地健行地圖攻略

KAMIKOCHI HIKING MAP


湛藍的天空、蔥綠的樹林、純白的殘雪,以及閃著土耳其藍的溪流。度過了春分,尚未抵達夏日之際,擁有四個大地色系的上高地,是在地人們一致認為最美的時節。佇立在河童橋上欣賞這片壯麗,似乎也已成為上高地的象徵畫面。

河童橋邊,穿著整身豔紅的爺爺正揮灑著顏料,連成一片山水。今年已78歲的渡邊勝夫,每年耗時半年紮營在上高地,專心致志地繪製眼前所見的上高地,至今已持續了58年。渡邊勝夫的「家」門外展示著自己的畫作,偶爾遇見山友好奇的詢問,就邀請對方到自己佈置的小木桌空間,暢聊一下午。「在山裡遇見的人,都是朋友。」著迷於上高地絕美景色的渡邊勝夫,彷彿是最浪漫的藝術家,年年都要與這片山林相遇才行,直到成為象徵上高地的一抹紅。

一腳踏入穗高神社奧宮的木製鳥居,空氣中頓時瀰漫肅穆的氣味。自古以來穗高神社奧宮便鎮守著日本阿爾卑斯山群峰的安定,庇護每位滿懷恭敬之心的「自然訪客」。往裡頭走,即是神社內的靈域所在地-明神池。有如葫蘆形狀的明神池,眼到之處都被綠意盎然的針葉樹林包圍,嬌嫩的翠綠與沈穩的深綠相爭錯列著,映得池水也生機四溢。池中佇立的山石,充斥著日式庭園般的靜寂之美,明神池恍然是神明怡然自得的作品,卻有著令人屏息的絕美景致。

位在神社入口處的嘉門次小屋,則是日本登山之父Walter Weston的登山導遊上條嘉門次在1880年創立,如今由第四代店主、嘉門次的曾孫傳承這座百年歷史的山中小屋。小屋內的圍爐裏(註:傳統日式地爐)柴薪正劈啪作響,在屋子前的清流中捕撈岩魚,以竹籤串起、撒上鹽粒,一支支豎立在爐火旁。一邊翻攪柴火,一邊細心轉動魚串,直到成為兩面焦黃、從魚頭、內臟,乃至骨頭都可以享用的鹽烤岩魚。入口的酥脆與下飯的鮮度,無疑是最貼近上高地的「野味」。每到夏日旺季,嘉門次小屋甚至一天要燒烤400支岩魚,才能滿足每個遠道而來的脾胃。瞇著笑彎的眼角,身為灣生後代的店主太太分享著曾來臺灣旅遊的往事,談笑歡聲中,桌面只剩下狼籍的碗盤,以及跋涉而來後才能懂得的個中滋味,從中再度獲得啟程的能量。

清晨六點、飄著渺渺輕煙的大正池,是片無法言喻的迷幻景色,只能收藏在眼底、相機裡,或是畫紙上。直到陽光隨著時間攀爬,將大正池映照得更加透明,池水彷彿成為一把明鏡,清澈地反射出另外一座位在池子裡的山岳。1915年,遠方火山倏地噴發,滾滾泥流阻塞了梓川,演變成至今如夢似幻的大正池。無論是朝霧瀰漫的清早、被染得或紫或紅的薄暮時分,大正池一日之中的瞬息萬變,一直是旅人心之嚮往的朝聖所在。

以大正池為起點的「上高地自然研究路」,彷彿是一段被樹林遮蔽、即使夏季也涼爽的冒險之路。漫步於小橋流水旁,聽著樹鶯輕盈的歌唱,如同吟詩般的愜意。過往雨水降入山峰,順著土壤的脈絡,一路延伸至地底、累積為池潭。池底的水草、枯木與泥沙自然地成為大地蛻變的養分,孕育出蘊藏有機生態的田代濕原。等到冬季來臨,青翠的樹林被純淨的雪花覆蓋,與冬陽輝映出神聖寂寥的冷白光芒。

漫步於颯爽樹林間,走累了就隨意坐在岸邊,聽著流水嘩啦啦地打在石塊上。沿途盡是層出不窮的綠葉與花瓣,偶爾遇見全家出遊的猴子群,或是因為啄木鳥勤奮的咚咚聲響徹山林而大感驚奇。恣意沈浸在上高地的兩天一夜,下一站要去哪裡呢?

遠離的都市的光害,上高地的繁星每晚肆意綻放著。每個月連續四晚的星空鑑賞會,從天文望眼鏡中,親眼見識到火星的紋路、土星的行星環,隨著地球的轉動,星球緩慢地向右移動,直到離開了望眼鏡的視線,真實存在於光年之外的世界,感動得難以言喻。

晚安,上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