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年輕人都經歷過一九六〇年代的巨大風暴(反安保運動)。因為之前大戰的關係,長輩們從小就灌輸孩子不要再繼續走上戰爭,你們就是要好好念書,好好找工作,融入這個社會。

加上美、蘇兩大強權開始冷戰,所以資本主義的陣營就告訴年輕人說,沒有啊你擁有很多,你有閒錢可以消費,你有休閒娛樂,也有很多的時間。可是資本主義很多事情這些年輕人也覺得很虛,為什麼我一定要賺大錢?為什麼我的世界充斥這一種價值觀?為什麼我的國家以正義為名,要去別的地方跟人家打仗?這些年輕人的憤怒在於「他不想要被決定」。

現在你可以想像橫道世之介身處的社會是什麼氛圍吧? 日本經一九六〇年代最後的那幾年從東京,到京都,到九州,短短一年裡面整個大學都都被佔領,都在暴動,所有的學生都在參與、關心政治。但到了七十年代,所有火花瞬間熄滅也就算了,連日本原有的左派也不行了。只剩下少數年輕人去當像是赤軍連那種恐怖分子,於是雪上加霜,因為你搞破壞,支持者也更少了。

所以整個一九七〇年代的投票率一年比一年低,然後自民黨一年比一年穩固、萬年執政,教大家賺錢,經濟不斷地在成長。於是大家漸漸覺得:

反抗無用、

不要相信人、

理想是狗屎。

顧自己最重要。

那麼出生在一九六〇年末七〇年代,然後在一九八〇年代長成青少年的橫道世之介,他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選項一:他成為一個聰明而犬儒主義的憤青。但是他也不太相信這個世界能夠照理想中的改變,於是他就嘲諷地看待一切的理想主義。也有可能,他就變得很自私。再來就是隨波逐流,然後他開始變得被大眾消費影響。一九八〇年代日本一堆XX族大爆炸,其實就是分眾消費裡面產生的各種族群。我只要能夠買什麼,或我不喜歡什麼,我就會說我是什麼族。然後只要追求我是什麼族,我就很爽,很快樂。所以要不就是聰明,有一點憤怒不滿,但是非常地犬儒主義,不相信人。要不就是隨波逐流,反正就賺錢然後為了消費、消費、塑造生活風格。

當大家都照這樣生活的時候,你就是知道橫道世之介是一個多有趣的典型。他代表著一種我看來是非一九六〇年代式的反抗,但是是屬於一九八〇年代式的既溫和,但事實也可以說是極致的反抗:「反抗它,就是什麼都沒有要反抗。」

但是他卻很忠於他的本性、很痛苦地活在這個世界上,純粹覺得:我如果想要幫助人,我就要幫助人。也就是說,我不功利算計,我不犬儒。像他只是偶然莫名其妙被帶去社團,也不是會喜歡的人,反正去了就去了,然後他竟然就給我很認真地練。他就是一個這樣的人,這在邏輯上不通的,完全不合乎一九八零年代的氛圍。

我很喜歡這本小說,而且我覺得這本小說有另一種讀法:你想到就拿起來,然後不用特別要看哪一章,就讀一下。因為小說章節其實是按照月份排列的,剛好就是一整年,每個月有一章,然後講一個生活的場景。

很多人看了以後沒有印象,或者是沒有特別喜歡看,因為裡頭沒有了不起的、扣人心弦的故事,它既是小說也近似散文。我也覺得他很像九〇年代日劇,就是日常生活裡面的各種切片,然後沒有了不起的故事。但是你一步一步、一天一天地更瞭解這個人,然後看著看著,就覺得他陪伴你的人生的某一部分。看著看著,你越來越認識他,看著看著,你就會覺得你有個同學叫橫道世之介。

108062685_10216679773923635_7815320919442292669_n.jpg
107721829_10216679773203617_7461366627104742916_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