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的漢字中,有「餃子」(ギョウザ)這個詞彙,發音是Gyoza,但和我們對於餃子的認知有點不同。有吃過日本「餃子」的朋友都會覺得相當有趣,點餃子的時候,他上的是鍋貼,或者我們說是煎餃,而不是我們吃的水餃,由餃子從中國東傳的故事或許可以說得更清楚。透過飲食,看餃子如何在文化間穿梭,可以看到文化的接觸、交融、轉換,再加以傳播的過程。
征服飢餓的異國美味
江戶時代幾本關於異國料理的書籍都有餃子的紀錄,當時餃子的作法和現代差不多,就是用薄薄的麵皮加入肉餡,再包起來,但在當時的各種紀錄中提到的都是用蒸籠蒸,而不是放下在滾燙水中煮。或許是當時傳入日本的飲食習慣都是南方廣東系的料理,點心類習慣用蒸的,所以水餃在江戶時代的紀錄,大部分是用蒸的。但不管是什麼作法,餃子在江戶時代沒有很多日本人吃過是可以確定的。
明治維新對於日本人而言,不只是船堅炮利上的革新,也不只是西方政治、思想和文明的引進,還包含了飲食的革命,改造自身的飲食文化,開始吃四隻腳的動物,像是豬排飯的創造,讓本來不吃豬肉的飲食習慣逐漸為大家所接受。可是在二次戰前,敢吃豬肉的日本人,還是對於內臟或豬絞肉有點敬謝不敏。內臟的推廣主要透過留日的韓國人,所以成為後來的「日式燒肉」,而豬絞肉則是透過曾經待在滿州的日本人,將以往的飲食習慣帶回來。
二次戰後日本人會開始注意豬絞肉,也是因為飢荒的關係,很多從外地回到日本的軍人,他們需要快速能夠滿足飢餓的食物。餃子就在這個時候大量的普及,當時的雜誌和報紙也有注意到,餃子店的普及是因為戰後大量的人從中國回來,餃子是他們在中國接觸到的食物,帶點懷舊的感覺,還用「追尋滿州的味道」作為廣告,這些曾經在中國吃過餃子的日本人,回日本後開起餃子店,一開始在大都市,後來廣布到全國,兩、三年之間全國都開設餃子店。
百變國民美食,從日本邁向國際
現在日本各地賣的「餃子」,其實中文會說他是鍋貼、或是煎餃,演員古川綠波寫過《綠波的悲慘食記》紀錄了戰後剛開始賣餃子的店家,提到東京澀谷很多新興的餃子店開幕,都是從滿州回來的相關人員所開,這時候的餃子店水餃和和煎餃都賣,但鍋貼用來搭配蔬菜、飯和麵,是相當不錯的組合。以米食為中心的日本,因為鍋貼用油煎過之後,香氣四溢,適合下飯,搭配蔬菜,成為配菜的一種。而拉麵店的餃子,並不是主食的一種,可以說是作為拉麵的配菜而興起。
餃子成為日本的國民美食後,也逐漸產生了地方化的特色,各地的人也為餃子創造更多的在地特色,栃木的宇都宮和靜岡的濱松,在日本以餃子知名,然而口味卻不大相似。宇都宮的餃子口味較為清爽,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蔬菜,所以外表酥脆的餃子,裡面卻是相當多汁,也較符合日本清淡的飲食習慣;濱松的餃子則是用當地的高麗菜做成的,濱松的餃子在戰後興盛的原因還跟工廠有關,本來不習慣外食的濱松人,因為戰後從滿州回來的人在路邊攤販賣的餃子,工人下班後,聞到香酥的餃子就順便帶回家。
相較於宇都宮的餃子比較小且清淡,三重縣津市的餃子就以大出名,相當於一個手掌大,直徑15 公分的皮所包的餡,一次賣一個,而且是直接油炸,吃一個就很飽了。不只這幾個地方,像是福島、神戶、川崎、宮代的餃子也各有特色,近年來,日本的餃子也嘗試到國外開店。像在洛杉磯的Daikokuya,或是紐約東村的Momofuku Noodle Bar 都是帶點年輕化且潮流的食物。在巴黎、倫敦、溫哥華、新加坡等地還有「Gyoza Bar」,吃的方式就是日式的餃子,附上飯和日式的小菜,也會隨著當地的飲食文化做調整,主攻市場是較為平價的料理,透過這樣的策略,也逐漸將日式的餃子文化滲透在世界的各大城市。
餃子從中國東傳日本,卻在日本生根,成為國民美食和鄉土料理,又從日本飄洋過海到世界各地。跟著餃子去旅行,我們看到的是文化與歷史的豐富性與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