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鐘子棋、採訪、攝影-陳詩庭

擅長以多媒體與複合媒材呈現現代風格神話的藝術家鴻池朋子,近年來活躍於各大藝術展與藝博會;不只是平面繪畫,更運用了鉛筆素描、立體雕塑等不同媒材,建構許多想像中的超現實場景,也描繪不同人物與動物的姿態。透過即將開幕的《THE 哆啦A夢展 台北2023》展覽,鴻池朋子不僅攜帶作品《靜香的洞窟》來台,也與我們分享作品背後的創作巧思,以及在創作路途中的心路歷程。

用作品跳出角色的典型樣貌

與既定印象的平面畫作相異,《靜香的洞窟》不僅擁有5公尺高、12公尺寬的身形,必須從天花板懸掛至地面攤開,作品本身也運用皮革創作,加上場內昏暗的燈光點綴,像是實際引領觀眾進入洞窟觀賞史前壁畫一般,能用更宏觀的視角欣賞作品。至於為什麼選擇靜香擔任作品主角,鴻池朋子提到,在閱讀哆啦A夢漫畫時,也許因為靜香是主角群唯一的女性,因此原作藤子不二雄先生在描繪這個典型的女性角色時,有一種特別謹慎的感覺,似乎也刻意和靜香保持一點安全距離,也讓她想挑戰在這次的作品中畫出不一樣的靜香。

於是在下筆之前,鴻池朋子就決定讓靜香呈現裸體樣貌,將身上的束縛解放,表現出最自然的樣態,實際觀賞作品亦可以發現,畫作中出現的所有角色裡只有靜香睜開眼睛,這樣的巧思象徵靜香的自我覺醒,讓她不再受限於作者筆下純真的典型女性樣貌,同時也有著身為女性真實、不潔的一面。

以富有生命力的媒材,感受萬物循環的流動性

回首鴻池朋子的創作生涯,2011年發生的311大地震帶給她非常大的課題,當時因為地震、海嘯,甚至連核電廠都受到影響,如此重大的動盪之下,需要與世界、與環境重新接軌,找到與自己共處的方式,對於當時鴻池朋子的身心都帶來極大影響。這樣的變化也成為她創作之路重要的轉捩點,面對生活帶來的極端變動,讓當時的她對於一直以來的繪畫,或是從前擅長的媒材都失去原本的興趣,反而產生強烈的抽離感,甚至一度覺得創作生涯走到了盡頭。也因此,鴻池朋子開始嘗試使用各種不同媒材,試圖走出與以往不一樣的創作路徑,正是在這時接觸了皮革,才發現在皮革上作畫的過程竟然讓她從壓抑中釋放,逐漸找回從前能夠呼吸的感覺。

「皮革正是一種富有生命力的素材,會隨著氣候、隨著每一天的狀況產生變化,譬如說它在下雨天時會吸收濕氣,在乾燥的天氣中會變得比較硬,也會因為曝曬在太陽下的時間長短,產生深淺的顏色變化。」也許是311大地震使然,讓鴻池朋子在創作時關注更多生命與活著之間的關聯,「不管創作什麼樣的作品,我都覺得不是要秉持自己的信念,而是有一種在跟周遭事物一起玩耍的感覺。」皮革對於現在的鴻池朋子而言是再適合不過的素材,它不僅不斷在變化,還可以從中看見歲月雕刻的痕跡,她也常常自我提醒,如此漂亮的皮革其實是從某個逝去的生命中取得,更讓她在每次的創作過程中,都感受生命不斷循環的流動性。

給予觀者與藝術品之間自由的詮釋空間

「雖然大家希望將各地美術館中的藝術品永遠流傳下去,但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永遠,萬物總有一天都可能會毀損,我們活在這個流動性的世界中,反而需要學會如何抓住現在這個重要的瞬間。」就算是美術館保存完善的藝術品,鴻池朋子仍然可以看見作品的材質隨著時間產生細微變化,如同世間萬物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鴻池朋子的作品也很難直接用文字定錨背後的創作理念,她認為藝術作品從來沒有唯一解答,不同時間點的不同對象即使結識了同樣的藝術品,心中一定還是存在不一樣的解讀,因此若能親自到展場與她的作品相遇,打開五感感受其中豐沛的生命力,進而從中得到只屬於當下的答案,才實現了作品誕生的使命。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風格百花齊放的《THE 哆啦A夢展 台北2023》

除了鴻池朋子的《靜香的洞窟》,自12月16日至明年4月7日在中正紀念堂展出的《THE 哆啦 A 夢展 台北2023》展覽,同時集結村上隆、奈良美智、蜷川實花等28組日本知名藝術家,展出他們以「心目中的哆啦A夢」為題創作的作品,不僅能夠一次網羅眾多藝術家的創作,更可以親身感受,他們是如何從不同視角切入,為這個家喻戶曉的知名IP創造不同風格的詮釋。

《THE 哆啦 A 夢展 台北 2023》

  • 展覽日期:2023/12/16(六)~2024/04/07(日)
    其中 2/9(五)、2/10(六)、2/28(三)休館。

  • 開放時間:10:00~18:00(最晚購票及入場時間為 17:30)

  • 展覽地點:中正紀念堂 1 展廳

  • 主辦單位:聯合數位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