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的京都】京都通檢定 京都在地人來出題,你能答對多少問題呢?

【第二次的京都】京都通檢定 京都在地人來出題,你能答對多少問題呢?

在日本,尤其是京都,存在著自己獨特的慣例與習慣,而文化圈中當然也存在一些「潛規則」或「冷知識」。為了讓你更好地享受「二度目京都」,我們邀請5位來自各個領域、從事與文化相關工作京都人或京都在住者,根據他們的視角各出了與京都相關的兩個問題。在這個「京都通」檢定中,你可以深入了解不會出現在旅遊指南中、真實的京都文化,透過在地人的提問,帶你一窺你所不知道的「裏京都」!

【第二次的京都】將自然節氣面貌化成可品嘗的藝術品

【第二次的京都】將自然節氣面貌化成可品嘗的藝術品

京都是一座歷史悠長的優雅古都,茶道文化深植這塊土地。談到傳統的茶道,便不能不提起配茶享用的茶點——和菓子。時至今日,許多的京都和菓子老店仍製作著傳統茶會用的和菓子;雖說日本常常被讚譽為四季分明的美麗國家,然而和菓子的世界則更甚之。他們將一年分成24等分,在更迭的日常裡擷取不同季節的細微風貌。日文中有象徵自然的「花鳥風月」一詞,和菓子店家也使用花草、鳥、風和月等題材表現季節,說這些各式各樣的和菓子是「可以品嘗的藝術品」也不為過。如果有機會漫步京都,不妨觀察看看座落在京都街頭各處的和菓子店櫥窗。品味欣賞每個和菓子代表的季節、使用的素材、甚至是它們的名字。順道一提,在旅行洽公場合都需要「伴手禮」習俗的日本,京都可說是日本首屈一指的伴手禮之城。近年來不只是傳統和菓子、具設計感又饒富新意的新和菓子也適合當作伴手禮,這回就讓我們一起享受新舊和菓子帶來的不同樂趣。

【第二次的京都】不簡單的美味,變化萬千的京都豆製品

【第二次的京都】不簡單的美味,變化萬千的京都豆製品

必須說,京都豆腐的好,沒嘗過不會知道。鎌倉至室町時代,在寺廟繁多的京都,豆腐作為精進料理(遵循佛教戒律的蔬食料理)的要角,隨禪宗的興盛一同發展;同時,京都盆地蓄積了豐富的地下水資源,這些製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好水,也造就豆腐的圓潤滋味。儘管店家數已不如興盛時期,京都仍矗立著許多樸實美味的豆腐店。純白豆腐依製法、質地軟硬有不同名稱;濃醇豆漿、狐狸色的炸豆皮,各式大豆製品等著你品味。

【第二次的京都】京都人早餐餐桌不可或缺的要角「麵包」

【第二次的京都】京都人早餐餐桌不可或缺的要角「麵包」

或許是千年古都的和風印象太過強烈,當談到京都,我們總忽略這是日本首屈一指、熱愛麵包的城市,特別是有「麵包街」一稱的今出川通,更是有名的店面激戰區。京都人為什麼愛吃麵包,理由眾說紛紜,一說是長年為首都的京都,總最快接收外來的流行資訊,喜歡嘗鮮的個性,提升了京都人對洋食的接受度;另一說是在職人聚集的京都,為了不耽誤工作時間,能快速完食的麵包是最佳選擇。無論如何,與咖啡相配的麵包,在京都食文化扮演重要的一角,也是和洋融合精神的最佳體現。

【第二次的京都】用一杯House Blend認識職人的深焙王國

【第二次的京都】用一杯House Blend認識職人的深焙王國

應該沒有熱愛咖啡的人來京都會感到失望。儘管乘著第三波咖啡浪潮的咖啡店越來越多,可對多數日本人而言,酸質不明顯的中深焙度才是心頭好,特別在擁有好水、咖啡消費量常居日本之最的京都,就算是淺焙派,也一定能找到讓你心動的醇苦大人味。這次,我們想帶你以調和咖啡(Blend)來認識一家店。不同於單品咖啡,店家透過混調不同種類的豆子,試圖摸索出理想又定番的平衡風味。 點一杯只有這才有的House Blend,透過這一期一會,慢慢啜飲出京都的咖啡風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