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學墉、攝影—蔡耀徵

Artemis program 阿提米絲計畫

1972年阿波羅17號的太空人自月球返航後,闊別五十多年,人類終於將野心再次鎖定月球。由NASA主導的跨國計畫「阿提米絲計畫」,預計在2027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且接下來不再只有美國太空人能在月壤上留下足跡,就像漫畫《宇宙兄弟》裡的南波日日人,日本太空人也將踏上月表。同時,日本也正傾產官學之力共同開發登月相關科技。上次登月,日本的宇宙科技仍顯青澀,而這次重返月球,已然茁壯的日本可是躍躍欲試。

由NASA於2017年啟動的大型跨國登月計畫,主要合作夥伴包括歐洲、日本等國,目標是在2027年將人類再次送上月球,並在2031年打造出運行於月球軌道的「月球門戶」(Gateway)太空站,以此作為人類未來在月球基地的補給樞紐,甚至是火星任務的跳板。在該計畫中,預計會有兩位日本太空人登上月球。

Facts of Moon...

① 月球重力是地球的⅙(即使在地球暴飲暴食到100公斤,上到月球也只剩16.6公斤。)

② 月球的一晚,約是地球的15天(在月球經歷一次日落到日出歷時約15個地球日,白天也是。)

③ 日夜溫差將近300度(月表溫度在白天受太陽直射可達120多度,夜晚則可低至-170度。)

④ 距離地球約384,400公里(首次成功登月的阿波羅11號花了接近3天半的時間抵達。)

⑤ 至今共有12人成功登陸月球(集中在1969年阿波羅11號至1972年阿波羅17號的7次登月任務中。)

⑥ 20微米的月塵,鋒利而有稜角(細小程度只有人類頭髮直徑的¼。)

⑦ 接近真空的寂靜世界(極稀薄的大氣不會有風,也幾乎聽不見任何聲音。)

日本的登月科技

月球狙擊手|SLIM 小型月球探測著陸器

2024年1月別稱「月球狙擊手」的小型無人著陸器SLIM成功登陸月表,讓日本擠身蘇聯、美國、中國、印度後第五個在月表軟著陸的國家。相較過往著陸總與目的地相差數公里,SLIM這次達成人類首次「精準著陸」(僅與原定誤差60公尺)。人類在外星著陸不再只能被動選擇「易降落處」,而開始能主動選定「欲降落點」。

月表變型機器人|SORA-Q探測器

目前世上最小、最輕的月表探測器,僅有棒球大小,2024年搭載於SLIM成功登月,任務是拍攝SLIM供團隊確認登陸狀況。SORA-Q是完全自主的智慧變型機器人,變型功能讓其能以球型運載,釋放後則能根據地形展開部件以「蝶式」或「匍匐式」前進,該創意來自日本玩具大廠TAKARA TOMY。此外,得益自SONY的影像處理技術,搭載的攝影機能自行辨識登陸器位置進行拍攝。

月球巡洋艦|LUNAR CRUISER 加壓載人漫遊車

不只是一輛能在月球駕駛的車輛,更是具備完整機能的太空船。搭載光學雷達、燃料電池、可伸展太陽能板等,目標是具備每日能移動26公里之餘,兼顧為2名穿著便服的乘員維持至少1個月的居住機能。必須克服的挑戰包括低重力的駕駛問題、車內恆溫與維生系統設計、穩定的供電機制以及月壤揚塵等難題。目前JAXA正聯手TOYOTA積極開發,若研發成功,將讓人類從原先的單點造訪晉升為全面探索。

月球極地探勘車|LUPEX 月極域探査機

由JAXA與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共同開發的無人探查車,旨在探查月球南極永久陰影區是否藏有未揮發的水資源。除了活用SLIM的著陸技術外,也將為LUNAR CRUISER在月球的移動帶來寶貴經驗。最快預計在2028年發射。


參考資料
ISAS、JAXA〈Moon Sniper SLIM Project〉SLIM Special Site
JAXA〈ボーダレスなチームで挑んだ、世界最小・最軽量*の変形型月面ロボット、LEV-2(愛称:SORA-Q)開発〉
JAXA〈有人与圧ローバー〉
JAXA〈月極域探査機(LUPEX)プロジェクト〉
NASA〈Moon Facts〉

欲觀看完整內容,請購買 第48期〈日本発、宇宙探險 2025〉Ψ(-)_(-)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