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蔡奕屏

十多年來,「移住」(特別是地方移住)一詞受到許多日本媒體的關注。有別於「搬家」單指物理的移動與轉換,「移住」有更多深層的意涵,像是人生典範的移轉、對於理想生活的追求等。

回顧這些年移住受到關注的脈絡,2011年的311大地震可說是引發此風潮的重大歷史事件。地震與海嘯帶來的生離死別,讓許多人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而核電廠的核災事故,更讓許多日本關東地區的人們迫切尋求安全的居住地,上述的心靈與物理推力,助長了311之後明顯的移住流動。

爾後2014年,安倍政權為了回應高齡少子化、地方人口減少議題,直接以「地方創生」政策鼓勵都市人口移往,地方政府大力頒發優遇措施,更讓移住成了白熱化的顯學。近年,則因新冠疫情來襲,緊急事態宣言的發佈,強化了遠端工作、工作旅行(Workation)的流行,都市住民們紛紛省思居於都會區的必要性,因而造就新一波地方移住的流動。

隨著地方移住話題的盛行,造就了日本許多相關服務興起,讓有意願者能透過各式情報,解決實際面會遭遇的困境,增加移住實現的可能性。有心移住者最在意的事情,不外乎工作與找房,接下來就讓我們針對這兩大重要主題,一同縱覽現有的支援網絡圖像!

蔡奕屏/臺日地方系文化研究者

臺北出生長大,現居福岡。《地方設計》作者,續篇《地方OO》醞釀中。近期的心願是開一間私人圖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