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圖片提供—東喜設計工作室負責人、作家 吳東龍

橫須賀美術館

海邊的美術館體驗實在不單純,大家到海邊的美術館究竟是想去美術館還是想去海邊?海與美術館之間的比重究竟該如何拿捏?倘若是掌握失準的話,鋒頭可能會被無敵海景給掠奪,美術館的記憶恐怕就只剩下一棟建築了;又如果當海景只是建築背景的話,還需要大老遠跑到海邊的美術館看展覽嗎?

在我的旅行記憶裡,海邊的美術館不單單強調了美術館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往海的方向前進的一段過程。因為海洋不會倏地出現,而是感受到慢慢接近海的味道、海邊空氣的溫度與濕度,然後在眼前緩緩展開。也因為這樣的期待,讓前往海邊美術館的旅行格外令人興奮。

即便在東京,也能隨時開始一趟前往海邊美術館的旅行。像是橫濱之南近郊的三浦半島,就是很不錯的選擇,其右有面對東京灣以軍港著名的橫須賀市,左則是望向相模灣的葉山町,兩方都有不同魅力的海景樣貌。造訪時雖然不見得都會是好天氣,但即便沒有藍天白雲,望去是迷濛的雨中海景,也能帶來不同感受,尤其是雨天裡的美術館,成為品味美的庇護所,無論觀景或賞物,都感受置身在美的國度裡,一次就難忘。


橫須賀美術館

在東京都裡,雖無法立刻躍進島上的海邊美術館,卻也能搭乘約莫一個半小時車程,轉換心情抵達東京灣旁的「橫須賀美術館」。

這個位在東京灣咽喉位置——觀音崎的美術館,面對海港灣的坐向,館前「海の廣場」綠地上所豎立的招牌,是用海景照加上反白的美術館名,乍見時覺得有點像房地產廣告,但在設計師廣村正彰的設計想法裡,被想像成是一面反射大海的鏡子,親眼看見後商業感頓失,藝術性up;而看似簡單、由淺深藍色塊組成的方形logo,原來是將站在美術館看到的海天顏色躍然紙上,秒懂其細膩的設計巧思。

從第一眼的美術館視覺再延伸到建築空間,其外觀的巨型玻璃箱所罩住的是:沒有稜角的淨白曲面內牆,牆面不均地散佈著大小不一的孔洞,並透過孔洞由內向外觀看,可以看見海面上的船艦與點點風帆,彷如從潛水艇裡窺探般的視野,而這充滿玩心的安排,也同樣出現在以幽默的人物線條組成的指標設計上,這樣的童心也就呼應了美術館經年以繪本與設計為主的展覽選題上了。


神奈川縣立近代美術館葉山館

同是座落在三浦半島(幾乎相同緯度),面對相模灣的「神奈川縣立近代美術館 葉山館」,也是擁有遼闊海景的海邊美術館,不過這裡的海上航線不像東京灣如此繁忙,水上更多乘浪的風帆與衝浪愛好者,周圍則多觀光設施,增添平靜與悠閒氣氛。

為盡可能與自然景觀調和,美術館建築將高度限制在十米之下,在不破壞景觀之餘更強調水平延伸的立面設計,如方塊積木般的建築外觀,以白色花崗石砌成俐落線條,作為別館的定位上也多了幾分自由現代的氣息。兩座開口面海的L型建築,大L棟表現出以「光」與「保存」作為美術館主題的使命,在挑高的白盒子展廳裡導入了柔和的自然光線,地下的美術圖書館空間還能望見背面山景;另一伸向海灣的小L建築內是商店與餐廳,有著無限延伸的落地窗景,能飽覽體驗湘南海岸獨有的波光山色。


江之浦測候所

江之浦測候所撰文、圖片提供—The Everyday Lifestylist

與其說「江之浦測候所」是一座美術館,不如說它是一個集人文藝術及宇宙哲學於一身的複合設施。這個由構想到建設足足花了20年的美術館,堪稱是杉本博司的人生與世界觀的集大成。從小與海洋結下不解之緣的他,特別選在對自己有特別意義的小田原建造這座測候所,並希望透過這座建築,將大家帶回人類意識及文化藝術的起源。

 

冬至光遙拝隧道

江之浦測候所從腹地、建築,以至每一個細節都是「展品」的一部分,涉獵的主題也相當廣泛,而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夏至光遙拝100米畫廊」和「冬至光遙拝隧道」。這兩座交錯而立的建築是按照夏至及冬至日出的方向建造,並向大海借景,讓太陽升起時會剛好從建築中穿過,展現出融合宇宙法則的巧思,著實讓人不得不佩服。

夏至光遙拝100米畫廊

 

此外,測候所還有很多值得細味部分無法以三言兩語來形容,但我相信每個人在造訪之後,都能對自己的世界觀及人生觀有更不同的啟發與領悟。

 
 

在海邊、在美的匯流處-你所未見的關東,敬請參閱《秋刀魚》第36期

夏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