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攝影—小笠原魂美、撰稿整理—陳瀅羽、書封提供—啟明出版

位於岩手縣靠浪板海岸的大槌町有一座鯨山,山坡上座落「bell gardia」園圃,作為阿伊努族後代的主理人佐佐木格,在2010年11月建造這個未接線的電話亭,命名為「風的電話」。而在半年不到的時間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中間曾因設施劣化壞損,許多人主動籌募重新建造「風的電話」。在邁入災後的第十年,《秋刀魚》揮別災後的悲情,透過持續在岩手創造溫暖的佐佐木格連線,跟隨他的視角,一同看看東北路上的風景。

DSC04488.JPG

如果有一通電話可以幫我打去遠方

其實在2009年就開始考慮在花園的一隅設置電話亭,當時才大我4歲的堂(表)兄被檢查出罹患癌症,只剩3個月的壽命。我開始理解到人類的生命其實是相是當脆弱的,比起「存在」(生)的時間,人說不定「不在」(死)的時間更長。如果這樣想的話,或許死後的牽絆更為重要。這也是我打造「風的電話」的契機,不論是否有語言文字,拿起話筒的瞬間就傳遞了想念的心意,開啟了這無法實際連線,卻可串連思念的電話亭。

沒想到這緣起於對親人的感情,竟在不久後的東北大地震後,有了新的任務。311來襲後,不只是我,還有更多人背負著骨肉分離的悲痛。雖然災後一片混亂,但僅僅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整頓,4月就趕緊重啟「風的電話」。雖然一開始默默無名,但有天一位新聞記者前來採訪,將這件事登上全國報紙,突然間大家都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

DSC04492.JPG

10年、20年、50、100⋯⋯,讓傷痛成為力量

病逝的遺族來到這裡,最近則增加許多自殺者的親屬造訪。就在第10年的今日,讓我徹底體悟到:「失去重要的人的悲痛,其實並不會隨著時間拉長而減輕。」

最近接到從世界遠端——波蘭傳來訊息,「希望也能(在波蘭)建造一座風的電話亭」。現今因為新冠肺炎肆虐,世界各處都處於不安的狀態之中,大家都期待一個出口,想對逝者說出自己的心底話,祈求這個世界能回應正向、療癒的力量。

我想,「風的電話」就是這樣的存在。

・每個人都有過去、現在與未來 / 也會在某個時間點相聚 / 離別 / 風的電話是和這些人說話的電話 / 你和誰通話呢 / 這用話語 / 還是文字 / 或是表情 / 風的電話是用心訴說 / 靜靜的閉上眼 / 耳朵仔細聆聽 / 風的聲音、浪的聲音 / 或者是小鳥嘰喳的叫聲 / 表達你的思念 / 想必能傳送給那一個心中的人 —— 佐佐木格

・每個人都有過去、現在與未來 / 也會在某個時間點相聚 / 離別 / 風的電話是和這些人說話的電話 / 你和誰通話呢 / 這用話語 / 還是文字 / 或是表情 / 風的電話是用心訴說 / 靜靜的閉上眼 / 耳朵仔細聆聽 / 風的聲音、浪的聲音 / 或者是小鳥嘰喳的叫聲 / 表達你的思念 / 想必能傳送給那一個心中的人 —— 佐佐木格

秋刀魚編輯部後記:

園區內其實不單只有「風的電話」,佐佐木格在可眺望三陸海岸的小山丘上,建造一座小小的花園,從自然的力量出發,像是森林圖書館、小朋友的遊戲場、咖啡廳、樹屋,提醒著人們去感受四季的變化,享受時間孕育生命之力。2021年初之際,「bell gardia」發表了靜觀這10年來的變化,有時人們會想強加時間的意義,認為經歷這段天災之後,就該前往「心的復興」,卻忽略過於急迫復原,或許無法真正地從災難中出走。

「人其實是具備適應力去面對『失去』後的世界,無論多麽痛苦,最終還是會再次展現出生命的力量。」10年這個契機,是讓人們體會「諸行無常」的道理,人的出生本就涵蓋「死亡」的議題,既然生死相存,那在心愛的人離開時,不應該代表終止,反而是一種再生吧!人類是為了這樣的期望所創造的。

「風的電話」從一開始的一個點,漸漸的織成一整個面,溫柔的擁抱埋在深處的創傷,而近年來相關的繪本、書籍、電影和紀錄片,都在傳達「重生」的概念。在2021年由一位義大利作家勞烏拉.伊麥.梅希納,寫出《風之電話亭》,當中描述了兩位「被選擇活下來」的人,在電話亭相遇,緩行重拾生之勇氣的故事。為此特地設置了線上的電話亭,提供無法直接前往的人,一個撥開憂傷心靈的機會。


DSC04507.JPG

ベルガーディア鯨山  風の電話

住址:028-1101岩手県上閉伊郡大槌町浪板9-36-9

TEL:0193-44-2544

開園時間:10:00〜16:00

休園: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