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陳詩庭、圖片提供-HENKYO

HENKYO在日文中意為「邊境」。

這間由坂口康平於2021年創立的藝廊,以突破與挑戰為理念,亦與「邊境」一詞呼應——突破藝術的邊境,通往嶄新的藝術境界。畫廊前身為坐落於鹿兒島的「NEW ALTERNATIVE」,一個藝術基礎尚未成熟的地方,便有在邊陲之地創造可能的意念。而坂口康平將據點移至藝術文化發展蓬勃的東京,不僅為藝術家拓展更多發展的機會,也思考著,藝術的邊境在何方。

HENKYO即將參與2025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在展覽前夕,秋刀魚編輯部與HENKYO創辦人坂口康平,探討當代藝術的新境界是什麼樣的景色。


秋:創立藝廊的契機?

坂口:曾經在日本的邊陲地區鹿兒島開設藝廊「NEW ALTERNATIVE」,因此好奇當代藝術在東京市中心會如何引起反響。

秋:可以介紹藝廊曾合作過,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作品嗎?

HENKYO旗下藝術家有:TIDE、藍嘉比沙耶(Aokabi Saya)、小森紀綱(Akitsuna Komori)

秋:從鹿兒島的「NEW ALTERNATIVE」到東京「HENKYO」,原因為何?藝廊的方針是否有所轉變?

坂口:過去一直以來都在鹿兒島經營藝廊「NEW ALTERNATIVE」,隨著業務範圍逐漸擴展,不禁在想,是否能在藝術資訊極為豐富的東京扎根?一方面,希望讓藝術家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另一方面,期望能踏上藝術的最前線並迎接更多的挑戰。過去之所以選擇在一個沒有藝術文化基礎的地方作為起點,正是因為環境充滿挑戰,更值得去嘗試與突破。如今,將據點轉移至當代藝術的核心——東京,不僅落腳於聚集眾多藝廊的表參道,秉持著「從邊境跨越到新境界」的理念,為藝廊展開全新的篇章。

秋:作為一個強調跨界、突破邊界的空間,HENKYO希望觀眾在這裡得到什麼樣的體驗?

坂口:我始終相信藝術仍然存在著「嶄新」的可能性,因此希望觀眾能在HENKYO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鮮感。

秋:推動國際交流方面,有什麼印象深刻的案例可以分享?

坂口:HENKYO旗下的藝術家TIDE曾在紐約舉辦首次的個展,當時有非常多的觀眾與傳奇級的藝術家出席開幕活動,為了觀看這位在日本仍是年輕一輩的藝術家,這樣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

秋:你認為當代的東京藝術趨勢走向為何?給想進入藝術領域的讀者一些建議與方向。

坂口:過去幾年,出現藝術泡沫化的現象,當時不少畫廊與藝術家秉持著「作品賣得出去就是成功」的價值判斷,不過近幾年這樣的現象已經大幅減少了。因此,追求創新與原創性的藝術家值得受到注目。

秋:您在東京最常透過什麼管道或場域接受最新藝術資訊?

坂口:幾乎都是靠社群媒體接受資訊,我已經不太看紙本的資訊了。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展覽日期|2025.05.09-05.11
展覽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
詳細資訊|https://taipeidang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