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鐘子棋、核稿編輯-林珈綺、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開展

1980年代標誌臺灣獨特電影文化開端的「臺灣新電影」中,最具代表性、且最為國際矚目與認識的電影導演之一-楊德昌。其作品對於都市再現、性別權力、政治反思、歷史暴力、社會變遷有著超越時代的洞察力與批判視域,為臺灣電影留下難以取代的資產。縱使作品題旨嚴肅,然表現手法大膽、慧黠且具理性思辯,以其豐沛的創作能量與自成一格的影像語言帶來創新電影實踐。除了受到臺灣影迷喜愛,楊德昌的影響力也飄洋過海,影響了許多日本影壇的重要角色。

享譽國際的電影導演楊德昌最完整回顧展「一一重構:楊德昌」,也在2023年7月22日至10月22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展開。本回顧展由彭鎧立女士擔任首席創意顧問,影展由影視聽中心策展人林木材策劃,呈現歷來最齊全的楊德昌電影作品以及特別主題放映;展覽則由北美館王俊傑館長與電影學者孫松榮教授擔任策展人,以當代藝術展呈形式引領觀眾走進楊導的電影世界,在首度公開展示的珍貴文獻與影音檔案中,一同尋思其畢生創作軌跡與思想藍圖,共同向這位具高度藝術成就的導演致敬。

啟發多位日本重要藝文電影導演

拍攝電影是楊德昌因應萬變生命的方式,《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以少年作為隱喻,電影不僅觸及天真爛漫的情愛與憤世嫉俗的衝撞,更映現新世代在政治與社會瀰漫恐怖氛圍的年代下遭逢的頓挫。濱口龍介曾這樣形容這部電影:「那個衝擊是能改變人生的等級,原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麼好看。第一次發現這部電影每個場景都如此豐富,覺得導演把整個世界放進電影,讓我印象深刻。」鏡頭中的臺北也讓他留下印象,「每一部作品都可以看得到台北的變化與不同面貌。」同樣受到《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衝擊的還有導演岩井俊二,促使他拍出《青春電幻物語》,寫下藝文電影重要的一頁。本次「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展也邀請兩位導演作為國際影人共憶昂楊德昌的作品。

如果說日本的藝文導演皆受到楊德昌影響至深也不為過,是枝裕和也曾在1993年,爭取來台拍攝紀錄片《電影映照時代:侯孝賢與楊德昌》,他也不避諱在各式訪談中肯定楊德昌的作品展現出的高度成熟,為侯孝賢與楊德昌拍攝紀錄片的經驗,更是推著是枝裕和走向電影之路的極大轉捩點。

導演之外,楊德昌的作品也深受音樂家坂本龍一青睞,當2017年《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數位修復版在日本上映時,坂本龍一甚至搬出Musikelectronic Geithain監聽音箱,舉辦了極上音響特映場,更形容《牯嶺街》是無可挑剃的傑作,必須配合最好的聲音表現和爆炸聲一同觀看。

北美館攜手影視聽中心,一窺楊德昌導演的創作軌跡

「一一重構:楊德昌」,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影視聽中心)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共同策辦,在經過團隊三年的整理與研究後,將楊德昌導演留下來的各式手稿、文件與檔案,融合動畫、影音等不同形式,規劃為七個不同創作核心的主題展間,帶著觀眾重新認識這位影響臺灣新浪潮電影的重要人物,更藉由展覽梳理楊德昌導演的創作脈絡,也從中一探究竟背後的生命歷程。

影視聽中心同期舉辦的回顧影展,則以「理性的靈魂:再見楊德昌」、「楊德昌的十大電影」、「特別放映」三大主題,總覽楊德昌導演的所有作品,以及他對電影的喜好與思考。展覽開幕首二日(7月22至23日)將於北美館舉辦論壇,共計兩場專題演講、四場座談,邀集國際重量級影人、學者與國內知名編劇、演員及導演等針對兩大主題「電影與美術館」、「楊德昌的電影世界」展開討論。歡迎持續追蹤北美館及影視聽中心之官網與社群平台,以獲取展覽、影展與周邊活動之最新消息。

地點|展覽:臺北市立美術館(週一休館)

  |影展: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週一、週二休館)

時間|2023年7月22日至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