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陳瀅羽、圖片提供:日本設計振興會
國際設計獎 GOOD DESIGN AWARD(又稱 G Mark),是設計人每年皆會關注的設計獎項。自 1957 年成立以來,每年評審團隊從來自世界各地數千件作品中發掘、表彰創新且有益於社會的作品。每年也從世界級的評審團隊中,引領著設計產業走向更具前瞻性的未來,以「發現好的設計,將之傳達給社會」的理念,從產品、建築、軟體、服務等面向進行徵件與評選。
近 10 年,臺灣設計在 G Mark 屢獲佳績,包含產品、空間、展演到服務,都能看見臺灣的設計名列其中。「創意」更是日本人最常用來形容臺灣作品的關鍵字。
而2021年度 G Mark 在後疫情時代的新日常中,又將提出什麼新的設計見解,在年度報名開始之際,特別邀請本屆評審委員長安次富隆,與臺灣評審委員王千睿,以「共感設計,面向未來提案」主題,來場跨海視訊對談,分享「設計」如何擔任開拓新未來的角色。
評審委員長 安次富隆
多摩美術大學畢業,曾任職於索尼設計中心,1991年設立 SAAT DESIGN INC.。 2008年開始擔任多摩美術大學生產設計學科產品設計專業教授。在訊息機器、家電產品等電子商品的設計開發、地方產業開發、設計教育等領域實踐著綜合性設計方法論。 2001年開始擔任 G Mark 的評委,是現評審委員會中資歷最深的評委,一路以來更培育出許多新生代設計師,致力讓設計走入生活。日本沖繩出生的他,對台灣也有種莫名的熟悉與親切。
評審委員 王千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教授,並兼任佳世達科技(Qisda)高級創意顧問。曾任明基友達集團副總經理暨設計長(VP&CDO),掌管明基(BenQ)數位時尚設計中心與佳世達(Qisda)創意設計中心兩大設計團隊的運作,並擔任 QisDesign 時尚生活產品事業部總經理(General Manager)。所領導團隊在 2003~2012 短短十年間已經獲得375項,包括德國red dot與德國iF、美國 IDEA 以及日本 G Mark 等國際代表性設計大獎,獲獎紀錄位居全球華人企業之冠。
▴Q1:面對環境改變與疫情後的新日常,是否能分享當前設計上的趨勢及變化?
安次富隆(以下簡稱安):2000年開始擔任評審時候,業界參加 G Mark 的設計界作品,都還是以產品為主,比方說手機、音響、電視及冰箱,或者傢俱等等。當時評審以「品質」為主要的評量,透過評選過程,能讓獲獎產品的品質比以往更加提升。隨著設計層面拓展,從商品品質延伸到包含「販賣的過程」、「背後的理念」等,都成為評量的標準。而近年,我們開始看到更多關於建築、服務設計,甚至是透過設計改變機制、活動組織的作品參與。
我們知道設計最基本的定義是,「有一個目的,為達到目的,必須選擇好的方法和手段。」而將具體的方法、手段落實到社會當中,這是我自己認為所謂的設計。所以「設計」慢慢地從所謂的產品、物件,轉移到看不見形體的「方法」。但歸根究底設計的目的是同樣的,都是為了要達成一開始設定的目標,而想出來的方法。
因此我認為,面對世界趨勢的改變,與其把它解釋成設計的種類變多了,反而是我們對設計的認知變得更加的正確了,才會有現在型態的轉變。 近年的轉變中,還可以看到另外一個特別的趨勢,就是設計師的背景。早年參賽的設計師還是以藝術大學、美術大學畢業居多,他們有專業的美術背景,但最近看到很多的設計師,可能是讀一般的大學,或者是經濟背景,也有可能是電機、電子工程背景,這讓設計師的樣貌更加多元。
▴Q2: G Mark 一直以來非常關注社會的演化,從設計面向來看,是以「用設計來讓社會更加進步」的目標前進。所以 G Mark 每一年都會提出代表性的關鍵字,今年以「希求、交動」為題,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不曉得在評審團這端,會如何去傳遞這樣的訊息?在評選上的關鍵標準是哪些?
安:每一年的主題關鍵字,其實是由我、副評審委員長,還有主辦單位團隊,一起所討論出來。在說明今年的「希求與交動」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去年度我們的主題「交感」。
交感是什麼意思呢?在「設計」的時候,我們會產生一些感覺或是感情,它不能是「單向式」的,而必須是「對向式」的。這個「對象」可能是社會變動、可能是自然,那在「設計」時,我們懷抱著感性與理性。在思考這些關鍵字時,也漸漸發展出哲學性的思維,像日文單字中的「感得」、「感思」,這些是生活中,不會使用的單字,因為它的意涵比較深蘊,但是我們企圖透過不同的想法來激盪出更多的感受或感性。所以透過 「交感」這一主題,想強調「設計」不單是製作,而要包含「為何而做」,而且不是單向,必須要有對象,那可能是設計給客戶,或是社會,也可以是這個時代。
而今年的主題是「希求與交動」,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交動」其實和去年的「交感」有一點點相似。回到「希求」這一詞,其實就是「希望」與「追求」,在日文裡面有一些相似的字,比如說慾望或是要求等,特別在疫情肆虐的世界中,它象徵人類發自內心的一些祈求,希望世界未來的樣貌,帶有一種「懇切」的心意在裡頭。而「交動」則是設計者必須要融合所有感受到的東西,而且付諸行動。除了希望設計者能夠帶著這樣的意念進行設計之外,其實也給評審團一些期許,透過這樣的視野,來看所有參賽作品,去仔細聆聽這些作品中,沒有化為言語的訊息。
▴Q3:G Mark長年關注臺灣參賽作品,以臺灣評審的角色來參與國際評選,是否能觀察到臺灣的優勢或趨勢?
王千睿(以下簡稱王):臺灣 IT 產業在國際上仍佔有一席之地,加上臺灣思維上的靈活度,創造許多設計上的多元性,對於生活中的問題解決策略也有顯著的成果。這兩年更出色在「社會設計」上的表現,像是走入校園美感設計的實踐計畫—「學美・美學」,在去年(2020年)評選過程中,就讓日本評審十分羨慕,誇讚臺灣能夠與地方政府合作、互動,營造出不錯的社會設計,讓美學從小扎根。我想臺灣可以著重在這幾點上,繼續創造新的可能性。
▴Q4:隨著時代不斷的演進,獎項類別的報名也是越來越多元。臺灣這幾年參加評選的設計中,傳統的產品設計和非產品設計在報名數量上出現了較大的變化。近年包含社會設計、非產品性的作品也越來越多。G Mark 圍繞在所謂的「物件設計」和「與人相處」的關係上,對於產品跟非產品設計作品中,G Mark 評審團的評選重點為何?
安: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要先對「產品設計」下一個定義。大家可能會覺得產品設計就是設計一個物件,在日文中プロダクト(Product)用日文漢字表現的話,可以是「生產」或是「產業」,有「生」、有「產」,有「生命」等等,這幾個字都象徵生命的雀躍。所以我對於產品設計的定義是,由人所創造出來的人造產物,都可以包含在這個範疇當中。
如同上述所言,設計是為了要達到某個目的或目標的最好方法。而「最好的方法」有可能不一定要透過具體條件來執行,有時候可以透過一些看不見的機制來執行。所以評選過程中,激辯「是不是一個最好的手段」,是評審們最關注的地方。換另一個角度來看,機制勢必是完全無形嗎?舉例來說,今天設計的實體看似是一個機制或是活動,但總需要介面,或者介面中的標示、指標等等,一定會存在有形的東西。那至於有形物件是否能發揮效能,就是我們所重視的。反向來說,所有的物件也不單只看外在形體,因為一個物件被創造、生產出來,一定有背後的故事和原因。而對話型評審這個機制,就是提供評審們更深入理解參賽者設計背後的目的和原因,所以說「無形」和「有形」其實是設計的表裡,一起存在。
▴Q5:雖說有形和無形是互為表裡,但就產品這個面向來看,它的未來性和設計又是如何推往下一個階段?今年2021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有很多世界性的變化,不曉得產品的下一步會有什麼樣的發展?
安:不管是過去或現在,我對於產品設計的想法都是一樣的,但現在確實面臨比較不一樣的處境,我在學生時代(80年代),當時團隊已經有永續設計、永續發展的概念,就是我們現在會講SDGs,代表我們很早就意識到人對於自然的影響,可是提倡這麼多年永續得觀念,卻沒有太大的成效。而今因為疫情我們被迫做出一些改變,被迫行動受限,我認為這是一個強制要人類暫停的時間點,面對一直以來必須面對的問題,無論是人對自然破壞,或是環境問題等等,而這些意識在有形設計或產品設計中,將成為非常重要的趨勢。
▴Q6:針對臺灣產品設計的方向性來說,參與 G Mark 的產品類型上面,有哪些特色或是項目讓您印象深刻?
王:這兩年臺灣在 IT 產品上擺脫只有改變外型的設計趨勢,開始往規格和使用方式有近一步的思索與設計。另外,策展活動、社會設計的作品也開始增加,持續對生活、社會、環境永續等面向提出新的設計可能,更在 G Mark 中獲得金獎等佳績,以社會及產業的角度來看,都有相當大的進步。
▴Q7: G Mark 評審團關注的焦點,不只是產品本身的外型、使用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設計怎麼讓人類生活更進步,或是更友善。兩位認為設計在帶動地方,或是社會發展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進一步提問,產品設計又是如何對地方或社會具有影響力?
安:我從1999年時,參與富山縣高岡市地方產業的振興計畫,至今將近22年,可以算是所有的工作當中,歷時最久的一個計畫,但是在參與之初,我和所有參與者所說的是,這個計畫要做1000年。
我們常會認為身為一個設計師,現在所做的企劃,必須在有生之年看到結果;但事實上,設計出來的東西,往往是超越自身的生命。因為當設計成為一種想法或概念時,留在這個世界上的時間就更長了。如同前面所言,設計與環境議題一樣重要,因為設計出來的東西會留存在世上很久,對環境造成非常久遠的影響。因此在設計推動地方創生時,也要意識到設計將對地方產生什麼樣的改變,又將會造成什麼久遠的影響。
▴Q8:在1000年的時間光譜上面,人類的設計在世界上會產生對社會有貢獻和幫助,那從臺灣的視野來看,設計圈、產品或是企業,甚至延伸到策展活動、地方創生等,設計近年的轉變與趨勢,以及未來設計施力的著重點?
王:目前臺灣在執行地方創生時,多傾向平面設計上的發揮。但不同的地方應該都會有地方特色,像是在三峽、大溪,買到的禮品應該要有特色,而且可以思考透過設計協助傳統產業轉型。設計不只是一個媒介,尤其臺灣在資訊產業一向有不錯的發展,可運用優勢提出新計畫,由設計介入轉型,協助地方走向下一步。
▴Q9:臺灣近年在 G Mark 上有許多亮眼成績,比如說產品上像是 gogoro、O’right ,或是地方設計上,如新富町、學美.美學。請問是否特別的獲選作品讓兩位印象深刻呢?
安: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去年(2020年)的 O’right 牙膏。由於產品標榜可食用,抱持著實驗精神的我,也在使用時試吃了一口,味道有股茶香味。獲獎原因不僅是牙膏本身的設計,而是產品善用了臺灣特有的自然資源,堅持完成了企業的友善環境理念。這也體現臺灣獨有的特徵,是設計品項中很優秀的詮釋。
▴Q10:綜觀20年來,臺日設計的變化,以及這次的題目都圍繞在「共感設計」的體驗,和「向未來提案」。請問兩位對「設計的未來性」有什麼樣的想像呢?
安:雖然無法直接預言設計的未來發展,但我期望設計界的未來樣貌,是在未來的世界裡,沒有一個行業叫做設計師。前面一直提及,設計就是為了達到某一目的,將其手段具體化的過程,但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個能力。
人們每天都不斷的在理解這個過程,只是我們都忘記自己正在做這件事情,舉例而言,如果口渴了想喝水,可以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例如:打開水龍頭,或是買一瓶礦泉水,或者思考怎麼從無到有生成。平常依照習慣、直覺,或是日常的瞬間判斷,形塑著我們的生活。一但意識到「自己正在思考」的過程時,就能帶來巨大的改變。例如發生巨大的災害時,人們必須從日常習慣的喝水模式,轉而想辦法製造出飲用水,這就是設計發生的時刻。
如果每個人都能培養出日常思考的習慣,那人人都可以是設計師。這樣的狀況,我把它稱之為設計的民主化,非常希望在將來的社會當中,每一個人都擁有設計的能力,即便是自己的本行之外,都具備這樣的設計能力,規劃出設計思考,這就是我對未來設計的期望。
王:未來的設計可能會越來越廣,不只有軟體,體驗也是。未來 AI 和大數據越來越發達,藉由分析消費行為和活動的範圍等數據,生活的習慣與設計也會隨之改變,但人類的價值觀最終還是決定科技未來的方向,所以我們要去思索科技能協助我們做哪些事情。
像是後疫情時代,改變人類的工作與生活型態,導致自動化的投入,和開發新型態的商業模式,雖然目前還不成熟,但在國際上已經有許多案例,設計本該應用在社會上,且深入到每一個產業,利用設計的專業知識,對社會有所貢獻。
▴Q11:給予有意參與 G Mark 標章評選的參與者們建議。
安:分成3點來跟大家說明,第一建議報名時,如果是「無形」的服務、體驗或機制等作品,一定會把「目的」和「目標」描述清楚;如果是報名「有形」的產品,除了設計的功能和外型說明之外,要將「設計的理由」與「為何如此設計」的原因,用資料呈現清楚。
另外,我對於臺灣社會其實非常的尊敬。自從疫情發生之後,臺灣在數位政委唐鳳的領導下,與民間合作共同研發出口罩地圖。這樣的案例讓我在閱讀唐鳳相關報導時,學習到他在共創社會機制時提及的「3個F」:第1個是 Fast,快速,做事反應要快;第2個是 Fair,要公平、要讓大家感受到透明性;第3個是 Fun,有趣。我覺得這觀點非常棒,同時這3件事情也充分代表岀臺灣的社會特徵,因此臺灣的報名者,請多善用自己獨特的性格,相信自己能做出和日本不一樣的作品,多一點自信與勇氣,大膽地展現設計背後的價值。
最後想再和各位強調,G Mark 與其他的獎項有一點不同,評審團並不是站在上位評選,而是和設計者站在同一個平臺上。從過往獲獎的作品中,不少是在過去不曾出現的東西,意思是說在頒獎的同時,我們其實不知道這個設計,在未來的社會上是成功還是失敗,但我們都對這件作品寄與厚望。
我們是陪伴著這些作品,表達鼓勵與支持,也希望藉此讓這些得獎作品被看見,給他們一些勇氣。同時每一個獎項在評選的過程當中,都會經過非常多次的討論,不管是一個物件,或是一個機制、一個活動等等,不論什麼型態,它背後一定都有想要傳達的訊息,雖然說是在「審查」作品,但更重要的是,所有評審針對作品來「共同討論」的交流與火花,這對設計本身是相當珍貴的機會。我相信對於創作者來說,能夠被討論,也是非常珍貴的經驗。所以希望大家能踴躍的報名,一起來參加這樣討論的場域。
王: G Mark 的精神,希望在生活、社會和產業上面產生影響,轉換成更富足的未來。一個好的設計不單是功能,也很注重背後的設計意圖,建議大家分成感性與理性兩個方面,感性當然包括作品本身的內涵,加上深度的論述,並說明機能、功能、和使用上的獨特性,這樣設計在社會需求上,才能獲得更多的認同。
GOOD DESIGN AWARD
GOOD DESIGN AWARD 是通過設計將人們的生活、產業和社會變得更加富足的一 項社會運動,自 1957 年開始以來,與其標誌 G Mark 推動了從日本出發到世界 各地的設計標準選拔,期盼帶給人們更好的生活。
GOOD DESIGN AWARD 2021 報名至 5 月 26 日截止,歡迎踴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