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Arya.S.H、攝影—PJ Wang

時序進入春天,又到了王惟正準備上山採集昆蟲的時刻。帶著補蟲網、毒瓶等簡單行囊,開著車潛入自然,一草一木細細翻找,觀察、記錄昆蟲的科屬種。這不僅需要耐心,也要夠幸運,才能找到普遍體型都在1公分以下,美得猶如藝術品的臺灣吉丁蟲。

身為資深蟲迷,王惟正的尋蟲經驗值累積10多年,至今熱情仍未消減,他說,「吉丁蟲喜歡在晴天出來曬太陽,鞘翅在日光下會反射出金屬光澤,喜愛待在樹冠層,在早晨到中午這段時間特別容易發現。」講到採集,他的表情流露喜悅,形容尋蟲就像在玩「精靈寶可夢」,只不過他的發現有些常見、有些稀有,且大多都是臺灣特有種。

本業是動畫製作,王惟正將私人時間投注在吉丁蟲的研究,並與工作夥伴黃耀霆成立台甲部,《Jewel Beetles of Taiwan》即為第一部出版作品。

2019年,王惟正與日本昆蟲學者服部宇春共同出版《Jewel Beetles of Taiwan(台灣寶石吉丁蟲圖鑑)》廣受好評,無論是對昆蟲一無所知的人,或是專業研究者,都能因這本結合科學與藝術的昆蟲圖鑑得到滿足。內容羅列105個臺灣原生物種,設計精美、資訊齊全並以高質感典藏出版品之姿,獲得2019年金點設計獎標章的肯定。

台灣寶石吉丁蟲圖鑑由平面設計師馮議徹操刀,圖鑑選用布裱背精裝形式表現質感,並以深沉的黑色做為封面和扉頁基礎色調,大方讓色彩鮮艷的「臺灣姬琉璃吉丁蟲」化為封面主角。為了呈現蟲身在陽光下的燦爛身影,特別壓上了燙金材質字樣,讓圖鑑外裝看起來優雅又亮眼,無論用什麼角度觀看,都能欣賞吉丁蟲特色,吸引目光。

為了固定微小的吉丁蟲,王惟正使用比常見標本針還細的尺寸製作標本

蟲身僅1公分不到,製作標本需要依賴顯微鏡,每個動作都需要非常小心。

平日裡從事動畫和APP設計的工作,一有空就埋首研究感興趣的吉丁蟲,由於臺灣早期吉丁蟲文獻極少,圖文資料不齊,難以用來做為物種判別,也尚無人去做全盤紀錄和歸類,王惟正挖掘的同時,便著手紀錄起昆蟲基礎調查及書寫;除了走進自然、對照書籍,他經常走訪世界博物館看模式標本、主動和國際昆蟲學家們請益相關知識。

幾年前,他透過網路認識日本昆蟲學者服部宇春,王惟正說:「服部先生從1970年代就在研究臺灣吉丁蟲,發表過無數文獻,過去也曾發表過『宇之吉雙尾吉丁蟲』,是這幾十年來再無人遇見的傳說物種。」因蟲結緣的忘年之交,兩人一見面就相談甚歡,而對方總是不吝於和他分享珍貴發現和研究,在編寫《Jewel Beetles of Taiwan》時,總不厭其煩,細心進行昆蟲學名、種類鑑定、專業術語等資訊核對,給予非科班出身的王惟正莫大支持。

圖鑑上的每隻昆蟲,都是用超微距鏡頭拍攝昆蟲個別部位,再經過疊圖製成,往往需要150至180張照片才能完整組成1隻昆蟲。

從採集、文獻調查、標本製作到超微距攝影,每個步驟王惟正都細細摸索,希望能將資訊蒐集做得更完備。他舉例,當他採集到大小約0.3公分的吉丁蟲,就會開始進行物種分類。因為長相極為相似,僅能透過顯微鏡觀察生殖特徵進行分辨;在製作標本時,王惟正習慣使用0.1公釐的微針,將蟲身、觸角調整到最完美的角度,若是力道沒抓穩,蟲身就會損傷,相當挑戰視力和專注度。

吉丁蟲微小,拍攝時必須針對不同深度個別拍攝後再進行疊合。為求將細節精準表現,書籍裡的正反蟲身、生殖器和特徵等,每隻昆蟲圖片都運用了至少150至180張進行影像疊合。整本書是由10萬張照片累積的成果,一點一點掃描集結再合成,得來不易。

參考大量歐陸早期的昆蟲圖鑑,包含奧地利昆蟲學家Edmund Reitter於100年前出版的作品。

王惟正的採集不限臺灣吉丁蟲,透露接下來要推出以水甲蟲為主題的新作。

參考了捷克、日本等地圖鑑優劣、拿捏圖文比例,王惟正將吉丁蟲重要的相關資訊全部收錄其中,像是雌雄成對標本、寄主植物、產地,稀有度及身體特徵等,在內頁左上角也附有真實尺寸的昆蟲剪影,供人們比對,而負責用視覺說故事的部分,則交給馮議徹。

為了模擬吉丁蟲生長環境,增加昆蟲採集的臨場感,馮議徹特別在內襯使用了有樹皮質感的紙張,也貼心在每一篇章節的開門頁放置了採集地的黑白風景攝影,不僅在閱讀上創造了更多的餘裕,也讓讀者想像吉丁蟲在大自然裡的生活,為圖鑑增添詩意。

除此之外,在紙質和圖鑑尺寸的規劃,也有其獨到巧思。馮議徹說:「在表現昆蟲的光澤上,我們希望讓平面印刷與真實色彩更相近,同時也兼顧到閱讀時的紙張觸感、翻頁順暢度,試印過無數種組合,最終選用日本銅板紙,雖然成本較高,但能達成最好的效果。」

將多年研究成果出版,收錄105種臺灣常見的物種,詳載產地、稀有度和身體特徵,以及方便研究者辨識的公母成對標本影像。


完整內容收錄於《秋刀魚》第27期〈一日一市 北陸時間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