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銘彰、圖片提供—汪德範、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擁有超過80年歷史的新富町文化市場,經歷熱絡榮景、沒落破敗,再到近年來修復活化,成為文化資產保存與運用的成功案例;今年更在G Mark一舉奪下僅有19個名額的金獎,不但為臺灣再添一筆亮眼的獲獎紀錄,更被評審高度讚譽為舊城社區文化復興的典範。

約200坪的空間,設置了展場、咖啡店、微型辦公室以及料理教室,創造新富町文化市場與大眾互動的各種機會,活絡歷史建築及大眾對建築的既有想像。

約200坪的空間,設置了展場、咖啡店、微型辦公室以及料理教室,創造新富町文化市場與大眾互動的各種機會,活絡歷史建築及大眾對建築的既有想像。

日治時期原為「綠町食料品小賣市場」,選定現址移地改建後,更名為「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以下簡稱新富市場),設有生鮮及日用品等豐富攤位,以及完整的周邊設施。值得一提的是,新富市場的攤商及客群組成臺灣人與日本人兼具,這在當時並不常見,也讓這座市場的氛圍格外活絡且特別。日治末期二戰爆發,在民生物資施行配給制的狀態下,新富市場的營運一度陷入困境。直至戰後,大批軍民播遷來臺,且時下外燴辦桌的習俗蔚為風潮,新富市場連同一旁的三水街躍升成為當地居民聚集採買之地,也成為周邊社區重要的活動空間,盛極一時。

隨著價格低廉的批發市場環南市場在1978年落成,加上新富市場正門外「東三水街攤販集中場」(東三水街市場)合法成立,新富市場的買氣受到強烈衝擊。一直到1990年代,臺灣社會結構變遷,超級市場逐漸取代原先傳統市場的地位,多數的攤商被迫遷出、另覓生計,或者選擇退休。這個原先熱絡的生活場域,也不得不向殘酷的歷史命運低頭。所幸停滯已久的市場發展,反倒讓這座馬蹄形建築獨具特色的原貌得以留存。新富市場在2006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並在2013年由臺北市市場處完成空間修復;隔年,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取得經營權,持續推動空間活化,延續場所精神,將之打造為艋舺一帶創作能量匯聚與交流的嶄新平臺「新富町文化市場」。

緊鄰東三水街市場,新富町文化市場與攤商們互動緊密,不只是邀請他們開課,更邀請當地社區一齊參與,傳承手藝與記憶,持續探問市場與周邊的可能性。

緊鄰東三水街市場,新富町文化市場與攤商們互動緊密,不只是邀請他們開課,更邀請當地社區一齊參與,傳承手藝與記憶,持續探問市場與周邊的可能性。

因應使用型態變遷,在不影響建築樣貌情況下,設計團隊選擇清水混凝土、薄鋼、輕屋頂延展使用空間,同時呼應新富市場洗石子的建築外觀。

因應使用型態變遷,在不影響建築樣貌情況下,設計團隊選擇清水混凝土、薄鋼、輕屋頂延展使用空間,同時呼應新富市場洗石子的建築外觀。

「這個建築本身的特殊之處,在於這個量體裡頭蘊含著濃厚的感情。」負責新富町文化市場空間再利用建築設計的建築師林友寒說,「我們在做的是讓這座建築過去承載的愛、傷痛,以及最初建築師設計時關心的面向,透過活化的方式,再度與社會產生連結。」因應使用型態的變遷,他用木材花旗松夾板及半透明的塑楞板,在空間置入兩道半透明厚牆。由於厚牆構造結構完整及重量較輕,不會碰觸到原有歷史建築本體;在建築師團隊的巧手規劃下,空間所需的管線全數藏納於牆體之中。

由厚牆構築而出彷如市場攤格的木架構造,不但回應著新富市場的舊日風華,亦使得建築本身馬蹄形的空間輪廓更顯突出;同時在功能性上,明確區隔出展覽、辦公與參觀的不同空間功能,「包含走廊、牆體等空間尺度,都盡可能參照原先市場的設計。因此,走在其中,不知不覺間也在跟過去的新富市場對話。」林友寒如此說道。

「一座開放的城市建築,應該要從對話的過程開始,再接受社會多孔性的反饋,並且在最後帶著社會公平性的角度思考,考量每一個人—而不是一小群人—生存的權利、以及在這個生活平臺上快樂的可能。」林友寒多年旅居德國的觀察,讓他深刻理解,公共建築再活化的過程中,不該如難以親近的博物館般服務特定族群,而應向每個人開放,讓平權真正落實。

 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團隊持續為老建築尋找持續發展的公共意涵。主責市場營運的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總監洪宜玲表示,團隊自接下活化任務之初,便不斷自我探問市場的角色、與周遭環境的關係,並積極與在地攤商交流,凝聚共識,共同找出下一步,「像是市場角落製冰室的愛嬌姨,也在我們的鼓勵之下,改變原本的退休心意,選擇繼續守在崗位上,每天清晨提供攤販保鮮用的冰塊。」不只愛嬌姨,市場團隊也時不時賦予攤商阿嬤阿伯如煮菜、導覽、協力創作等各種任務,並邀集在地民眾一同參與活動,在傳承手藝及記憶的同時,思考創新的可能,也凝聚了社區的向心力。「新富町文化市場就像是萬華的客廳!」洪宜玲形容得貼切。

 過去的新富市場,曾是臺灣人和日本人共同的記憶場所,也是不少萬華在地長輩成長過程重要的生活場域;如今的新富町文化市場,裡頭設有餐桌學堂、展演平臺、餐飲空間、辦公室等,並且吸納藝術設計及文化創意等能量注入,進而向外與各類社群鏈結,實實在在成為不同時代、各個群體共生共存的公共文化場域,亦徹底體現了好設計本身幅散出的共振力。這股強大的力量正如漣漪般不停擴散,日後將帶領社區走向什麼樣的未來,十足令人期待。


報導內容同步收錄於《秋刀魚》第26期〈設計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