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羅健宏、攝影—Helenam Fung、圖片—Good Design Award提供

還記得Google DeepMind開發的AI(人工智慧)AlphaGo接連打敗韓國棋王李世乭和世界棋王柯潔的新聞嗎?隨著AI技術日臻成熟,人類是否會被科技所取代的議題又再次引起討論。不過,今年以「體操評分支援系統(体操採点支援システム)」獲得Good Design Award金獎的開發團隊相信,就像這套為競技體操而開發的系統,AI不會取代人類,而是能讓人們更專注於自身的專業之上。

19G161267_main.jpg

FUJITSU富士通開發,針對競技體操賽事而設計的體操評分支援系統,早已在許多體操賽場上「大展身手」,無論是現場評審或是在電視機前的觀眾,都能同步透過評分系統顯示的定點動作,即時掌握體操選手每一回精湛動作和完美落地的瞬間。在與國際體操聯合會、日本體操協會的合作之下, 體操評分支援系統已於國際賽事中進行啟用,目前已能進行多角度的動作偵測,預期將在2024年實現競技體操全項目的自動評分。

由於競技體操賽事過去主要採用人工計分,分數的重點在於動作的演繹程度,光是角度有些許不同,就有可能影響到成績的計算。「過往若發生爭議,只能回頭看側錄影片,相當耗費時間。」計畫負責人藤原英則提起研發開端,在確認可即時偵測的雷射感測技術後,富士通便決定以體操為目標,結合AI解決這項問題,對他們而言也是從未嘗試的領域。

這款採用3D雷射感測技術的體操評分支援系統,以每秒200萬次的速度發送雷射,實時360度捕捉選手的動作。系統根據反射光線的距離,將數據轉變成3度空間資料,搭配能模擬骨骼的3D資料處理技術,將數據轉化成CG電腦圖形,同步比對體操計分規則進行給分。

機器本體看起來就像是家用投影機的3D雷射感測器,內建3顆鏡頭,2顆是雷射鏡頭,另1顆是錄影鏡頭,側拍選手現場畫面。產品設計師城愛美指出,機器的設計重點,最重要的是不妨礙賽事進行,「我們將面板設計成內凹造型,讓鏡頭內縮,不要讓選手意識到自己被拍攝。」減少他們的心理負擔;機器的配線也整合成一條線,讓工作人員可以更快架設機器。有別於攝影器材的外觀,機器設計成橢圓形,以呼應這項新科技。

不只是機器外觀,負責系統介面的UI設計師有馬和宏表示,為了要讓系統適用於世界各地的競技體操賽事,介面以圖像為主,並模擬評審的計分方式,在畫面上顯示AI判讀到的動作,以及與標準動作比較後得出的分數。「想要確認某個動作時,可以直接點選動作的示意圖。」系統就會以3D模型模擬選手的體操動作,並用顏色進行區隔,讓評審可以看得更清楚。

體操評分支援系統產品設計師城愛美、UI設計師有馬和宏、計畫負責人藤原英則(左起)。

體操評分支援系統產品設計師城愛美、UI設計師有馬和宏、計畫負責人藤原英則(左起)。

評分系統的介面以圖像為主,依照評審的使用習慣紀錄選手的動作和分數。若 是要確認某個動作,只需要點選動作示意圖,即可重複觀看。

評分系統的介面以圖像為主,依照評審的使用習慣紀錄選手的動作和分數。若 是要確認某個動作,只需要點選動作示意圖,即可重複觀看。

這次得獎的作品是團隊開發的第三個版本。城愛美提到,開發期間她與有馬和宏分別前往學校和比賽現場,與選手、評審以及工作人員交流,根據大家的回饋改良系統。不光是做出「更簡單、更淺顯易懂的設計」,團隊也進一步拆解體操動作,並逐一檢視被評審和選手們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將它們規則化、數據化。「我們認為這是系統開發最重要的部分。」藤原英則強調。

系統搜集的數據除了評分,也能呈現出有趣的觀察。好比選手為了分配體力,習慣將得分高的動作集中在體操的前半段,故數據也能夠提供選手進行自我分析。藤原英則舉例,選手可能意識到自己狀態不佳,但不曉得對體操的影響程度有多大,經由數據觀察,就能發現動作的角度產生了實際的差距,讓選手在訓練時做更精確的微調。

開發團隊著眼的不僅止於此,「我們的目標是用簡單的方式,讓大家了解體操規則。」藤原英則說,當你知道動作規則,在欣賞比賽的時候就能夠更享受在賽事之中。語畢他秀出電腦上的簡報,上頭是一對老夫婦使用體操評分支援系統APP邊欣賞競技體操,「這兩位是我的父母。」兩人原本都不懂體操,但是透過APP即時提供的語音動作解說,開始對體操這項運動產生興趣。

©qdymag

競技體操是日本在國際間中取得最多獎項的賽事之一,不像美國將運動產業娛樂化,藤原英則指出日本仍以教育的型態推廣運動。他也坦言,這項技術還有更多發展的空間,因應體操評分支援系統延伸的應用,能增進大眾對體操的興趣,或許未來也能成為一個引子,吸引小孩子學體操,促進選手的增加,並帶動體操產業的發展。如漣漪般擴大影響力。

「很多人覺得AI會把人類的工作搶走,我認為這是一個誤會。」開發團隊認為這與你如何使用這項科技有關。而在這套系統中,重點是為評審提供一個更便利的評分方式,讓觀眾跟選手利用數據,取得更好的體驗和精進的管道。「就像開發這套系統的設計力,是無法被AI取代的。」藤原英則形容,AI讓人進化成更有創造力的生物,那些大家都能做到的事情,就交給AI來吧!


報導內容同步收錄於《秋刀魚》第26期〈設計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