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頤華、攝影—Yujiro Ichioka

最溫柔的弧度與溫度,就展現在柴田文江的設計細節中。作為日本設計界少數散發耀眼光芒的女性設計師,柴田文江在清一色男性前格外令人注目。「我並不覺得女性身分有特別差異。」強調「能力」決定一切的她,不以性別為侷限,反倒以她獨特的個人魅力走出日本設計中的圓潤與柔和,宛如母親般照料使用者,細膩地等待顧客體驗藏匿在產品中的貼心設計。

© qdyamg

從貼心照料的嬰兒用品、電子體溫計、識別度極高的無印良品懶人沙發、到帶有科技感的9h 膠囊旅館,柴田文江經手的設計在市場獲得廣大迴響,也不斷創造出讓消費者怦然心跳的使用瞬間。這些帶有強烈「柴田風格」的設計,或許與其成立Design Studio S設計工作室,藉由小團隊的工作形式統籌每項專案,才能讓作品貫徹一致溫暖。

自2006年開始,柴田文江擔任Good Design Award的評審委員,2018年起更進一步成為評審委員長,被譽為「日本工業設計界一抹溫暖的微風」,她將徐風吹進難免劍拔駑張的評審過程。在一年一度匯聚日本重量級設計師的盛會中,跨出一步名為「共振力」的渲染效應。秋刀魚透過QA的訪談形式,帶讀者從評審委員長的視角,認識與iF、紅點齊名的日本設計獎。

Q:Good Design Award在日本設計中扮演的角色?
A:設計是一項與人產生關聯的延伸。作為日本設計界最重要的獎項,Good Design Award不只是評選制度,也是呈現日本產業、生活習慣與消費者觀點的文化脈絡。自從加入評審委員的行列後,我發現評選的重點逐年調整,觀察的重點不再限制於設計師、包含經營者、技術人員都可以參與設計,設計概念活用於各種領域,這是我所看見近10年最大的轉變。另個變化就是順應社會趨勢,Good Design Award也成了讓議題發聲的管道。例如2018年獲得大獎的「寺廟零食俱樂部」,後續讓社會開始重視弱勢的關照。

Q:評審委員每年從BEST100選出大獎,是否有想透過它們傳達特別的訊息?
A:其實最後入圍的5個大獎提名,都已是足以代表當年度的重要設計。之所以脫穎而出,其實也受到當時簡報人對現場氣氛掌握、舞臺魅力的影響。Good Design Award透過縝密且有系統的評選出這些設計,因此我認為無論獎落誰家都當之無愧。重點是透過講說、現場討論,讓投票的人感同深受,思考並理解設計理念這才是獎項最重要的目的。

每屆Good Design Award評審委員會從BEST100中選出金獎,並進一步挑出角逐大獎的決選作品。決選現場邀請民眾與評審委員一同投下心目中最有影響力的當年度設計。2019年的大獎得主是Fujifilm的「結核病快速診斷盒」。

每屆Good Design Award評審委員會從BEST100中選出金獎,並進一步挑出角逐大獎的決選作品。決選現場邀請民眾與評審委員一同投下心目中最有影響力的當年度設計。2019年的大獎得主是Fujifilm的「結核病快速診斷盒」。

Q:作為首位女性評審委員長,在重視輩份跟男性大於女性的設計圈,女性的思維是否能帶來不同的改變?
A:評選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討論」,甚至帶有相互激辯的意見交換,才能淬鍊出對設計的洞察。我認為女性在評選過程中並不特別扮演不同的視角,反倒是多了一點柔軟與紓緩。連續3天、接連千件的產品評選過程,往往是高壓且疲勞的差事,很慶幸在女性意識逐漸抬頭的今日,我的角色巧妙地讓「議論」過程變得平等,軟化了嚴重的男性主導現象與倫理枷鎖,也使得評審團更能暢所欲言,褪去上下關係的考量,才能真正挖掘出好設計的可能性。

Q:現今日本30至40代的設計師是否比起上一代日本設計更強調同輩間的合作?
A:今年G Mark以「共振力」為題,強調設計所具備的美可以理解為積累、提煉參與者的理念、意識,反覆推敲而得出之結果的一種表現,我們憑藉設計之美,可以感受發現多樣的事物,並透過討論設計的過程互相喚起人們的共鳴。而我在設計圈也發現這樣的現象,逐漸擺脫前後輩間的窠臼,強調「平行共振」帶來更大的創造力,讓年齡、性別不再有區別,反而是集結眾人的創造力,完成更有趣的事物。

柴田文江替ITOKI所設計的辦公室座椅「vertebra3.0」,它的設計理念與過程正在21_21 DESIGN SIGHT的「秘展」展出,窺見思路如何貫穿人體工學與材質考量。

柴田文江替ITOKI所設計的辦公室座椅「vertebra3.0」,它的設計理念與過程正在21_21 DESIGN SIGHT的「秘展」展出,窺見思路如何貫穿人體工學與材質考量。

白色基調的Design Studio S工作室內,融入柴田文江所設計的產品,書架上的花器、屋內的吊燈等都呈現了「柴田風格」帶來的溫暖。

白色基調的Design Studio S工作室內,融入柴田文江所設計的產品,書架上的花器、屋內的吊燈等都呈現了「柴田風格」帶來的溫暖。

Q:如何訂定從「美」到「共振力」的標準?
A:以「想要稍許改善現狀」的願望為起點,在「美」已是最基礎的評選標準下,如何以「共振力」在設計與人之間產生連結就會是設計的下一個思考重點,今年獲得金獎的臺灣作品新富町文化市場就是絕佳的案例。因評選而實際走訪一趟的我,即使多次前往臺灣,也是首次踏入萬華、走入中午熱鬧的在地市場,新富町文化市場的成功,不只是建築改建的美,還有因為前往而相遇的機緣、嘗試在附近安排吃一頓飯,加深人與外界連動在一起的可能性。在日本較少將舊有建築如此改造的物件,透過理解過去的脈絡給予新的活用機會,在新舊習慣、建築本體間賦予兩個世代的居民間新的意義,這就是共振力所帶來的漣漪效果。


完整報導內容,收錄於《秋刀魚》第26期〈設計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