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頤華、攝影—鄭弘敬

「不管你擁有的是什麼樣的宇宙觀,對生活上的小細節用心,就能把以自己為中心的世界活得更寬闊。」創立於2012年的臺灣襪子品牌「+10.加拾(後簡稱加拾)」,以大自然的現象和風景作為創作主題,改變一般人對襪子僅是滿足功能性的想法,透過美感與個人特色,著重身上的每一個物件,將傳統織襪注入多變的編織技巧,從臺灣的生活市集到日本手紙社「布博」,2017年甚至於日本推出專書《+10テンモア台湾うまれ、小さな靴下の大きな世界》,加拾讓腳下的圖騰跟著海島冒險精神當中的玩心,穿過海洋,跨越語言,成為臺日交流中,最可愛且最溫暖的一步。

今年夏天,加拾將注目拉回島嶼,像是原住民總愛稱太平洋為自己家裡的冰箱,「噗通」一聲就跳進海裡捕撈當天食材,在全新創作裡,正以「島的冰箱」為名,從5種魚類為靈感,透過魚的外型、特色,甚至帶點臺灣特有的魚料理文化,轉化成為5雙從未有過的「海洋系」作品,當料理成為一種配件,跟著加拾穿出一雙雙來自「魚」的美味。

曾做過珊瑚、貝類,為了想更貼近生活,加拾決定以「吃」為主題,將四周被海環抱的海島臺灣重新帶回都市,提醒大家離海很近的我們,不妨像阿美族的日常一樣,「我們下去冰箱拿一下東西。」感受生活中與海的親近度。而這次特別挑選出紅目鰱、白帶魚、劍旗魚、翻車魚跟金線魚五種不同魚種,藉此喚醒大家在分級魚類裡,不該吃的大型魚、不能吃的保護魚,都含有對於海洋永續的環保意識。

眼睛很大的「紅目鰱」則具象化地鏤空圓洞呈現其特色,並以反做方向將襪子收線的觸感與魚鱗呼應是難度頗高確具實驗精神的作品(左);將「白帶魚」宛如銳利長刀的外型轉化成為斜條紋路,抽象地以船型襪為設計,卻也開啟了更多的想像空間(右)。

以「金線魚」的魚鱗與招牌金黃色紋路之外型為發想,轉化為菱形圖騰與細線,再藉由透明襪傳遞清涼感,讓穿上的時候就像是在海裡游水般輕盈(左);魚市場中的「劍旗魚」多半都被切斷處理過,作為個性較為兇猛的魚種,捕食時會在海裡暴衝,為此濺起的海浪氣泡就成為襪上混紗的波瀾;同時將外型細長的鼻翼話成為腳跟的紋路,成為有趣的結合(右)。

臺灣長年以來都以黑白襪、舒適,或是代工製造為主,近期才開始有了「品牌」的概念,但正因為臺灣和日本長久以來的設計歷史相比還算年輕,因此有更多機會在此刻建構出代表臺灣風格的樣貌,而加拾也正在這樣的路程中,成為創造臺灣意象的階段之一。隨著與日本日漸頻繁的交流,我們也接收到許多日本人回饋「我們從未想過這樣的配色!」、「這樣大膽的設計果然很臺灣!」雖然就連自己也無法定義所謂的「臺灣設計」,但藉由不同文化衝擊而勾勒出對彼此的認識,是很有趣的過程。

一直以來都希望在趣味的創作中仍傳遞著社會、環境等議題,對於外國人相對難以理解的深層意涵,卻能在日本出展時獲得共鳴,在雷同的記憶與共感的理念下,可以看出臺日間的相似與差異。加拾不斷傳遞「對生活上的小細節用心」的最美呈現。更多關於「+10・加拾」請點擊連結!

 

秋刀魚x加拾限定專案即將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