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頤華、攝影—Ryo Yokoo

©qdymag

所謂「圈外」一詞來自日文,可以表示為無法收取電信訊號的「圈外」,更多時候是相對於「合格」的圈內,所謂圈外就是「沒有達到標準」。宣稱「我永遠是個圈外人。對室內設計圈、藝術圈、音樂圈、文學圈而言,我都是外人。」並用圈外當作編輯頭銜的,不是別人,而是日本此世代最具獨立精神的編輯—都築響一。

在日本擠身經濟強國、文化消費力抬頭、出版業擁有大筆製作預算的70年代,都築響一參與了日本雜誌界的兩本重要雜誌《POPEYE》和《BRUTUS》的草創階段。最初只為了知道「創刊號上的美國滑板在日本哪裡買得到?」寫信給編輯部的少年都築,意外踏入編輯的世界,轉眼40年,他仍堅持,「我始終未曾『就業』,這一切都是憑藉著好奇心自己找方法學來的。」

臺灣版《圈外編輯》今年7月發行,在出版界、編輯者、文字工作者,與自由工作者社群的大轟動。歷來編輯過102本當代藝術全集、攝影集、詩集等各種類型的作品。特別關注日本秘寶館、小酒館、獨居老人等特色事蹟。(封面取用自博客來、Amazon)

臺灣版《圈外編輯》今年7月發行,在出版界、編輯者、文字工作者,與自由工作者社群的大轟動。歷來編輯過102本當代藝術全集、攝影集、詩集等各種類型的作品。特別關注日本秘寶館、小酒館、獨居老人等特色事蹟。(封面取用自博客來、Amazon)

不曾學過、也不認為編輯可教的他,從《POPEYE》調派到《BRUTUS》後,以「先打動自己才能打動別人」的眼光,引介當時主流媒體尚未關注的當代藝術。而當大家還在思考出版為何落入「夕陽產業」的現在,都築響一早已邁向數位與網路時代。2012年起,他開辦付費機制的線上電郵雜誌「ROADSIDERS' weekly」,包辦選題、邀稿、訪談、撰稿、拍照,每週兩次發信產出新鮮內容寄送給訂戶。變相把「總編輯」開除,笑說,「我受夠看到有趣題材還要向雜誌社提案、在有限版面內搭配有限的出刊日,我腦中與血液裡的文字編輯早已等不及了。」

在「大人的學校」裡,都築響一絕對有資格作為這所「真實被假象所隱藏」的社會學校裡,最敢講真話的老師。位於東京的工作室,只見滿牆面的書與隨地擺放卻亂中有序的藝術畫作,印證他曾說「自己不適合住在雜誌理會介紹的華麗居家裝潢住宅」。而比起文字中辛辣與毫不保留揭露真相的筆吻,本人的聲音輕柔,彷彿是會出現在深夜居酒屋,拿著生啤跟晚輩閒聊親切大叔。「是這樣呢!雜誌跟公司都像是『活著』的生物,有年輕也會變老,需要新血循環,也有可能會消失,跟著時代起伏、興衰,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什麼問題都還沒開始,就先自己做了一個開場,倒也像是替這個時代做個結論。

都築響一的直言,彷彿宣判了紙本的死刑;但在紙本與數位的兩端,他仍做出了判別。「雖然自媒體很辛苦,但長期透過好的內容吸引讀者、甚至以付費形式支持,這至少比去說服廣告業主輕鬆吧!」大膽地說出,所謂網路世代,「不用每一次都追求很完美呈現,應該是以量取勝、以持續與速度打造自媒體的循環與頻率。」電子媒體將是傳遞訊息的時代,而紙本則走向精緻與完美呈現,但最終關鍵還是在於「將自己感興趣,或覺得值得關注的事情分享給其他人的強烈念頭」,而數位、紙本、獨立小誌,終究都只是一個平臺。超越了形體,都築響一將每一回的編輯,如實地送到閱讀者手上,哪怕是一張紙、一個網域、一個可被無限放大的電子書頁面,閱讀者因都築響一的訊息,而認識這世界,那麼都築響一的「圈外編輯」就沒有停止的一天。

©qdymag
©qdymag

用「編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人生如果一輩子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就像書中名言,「想組搖滾樂團就去買吉他,想當小說家就不斷寫文章,創作不是去學校上課學的。」都築響一說,「學校並不值得賭上人生目標,街頭才是教室。」跟人談話、去看別人怎麼過活,「有一天你也會發現自己的理想,或許已經40歲卻想要當搖滾樂手,請記得有勇氣去拒絕別人對你的耳提面命,是否是好的建言,只有自己才能判斷。」都築響一保持一貫的性格笑著說,「看到這裡,千萬別說是我叫你去的,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負責啊。」但就像是居酒屋那位照顧晚輩的大前輩,他還是以維持半輩子的熱情,企圖點燃讀者的心,「一旦發現真正熱情的事,就堅持並馬上去做吧,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


更多都築響一專訪內容,敬請參閱《秋刀魚》第21期〈大人的學校〉。